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前期物业管理法律问题综述 | 第11-23页 |
第一节 物业管理与前期物业管理 | 第11-14页 |
一、物业管理 | 第11-13页 |
(一) 物业管理法律关系概述 | 第11-12页 |
(二) 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之区别 | 第12-13页 |
二、前期物业管理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前期物业管理立法发展及现状 | 第14-19页 |
一、国内外物业管理立法产生及发展 | 第14-17页 |
(一) 国外物业管理立法的产生及发展 | 第14-16页 |
(二) 我国物业管理立法的产生及发展 | 第16-17页 |
二、我国前期物业管理立法现状 | 第17-19页 |
(一) 立法层次低 | 第17-18页 |
(二) 地方立法活跃 | 第18页 |
(三) 物业管理体系不协调、不配套、不平衡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我国前期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| 第19-21页 |
一、前期物业管理主体权利义务不对等 | 第19-20页 |
二、前期物业管理合同不规范 | 第20页 |
三、开发商不转移前期物业控制权 | 第20-21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法律问题分析 | 第23-42页 |
第一节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概述 | 第23-24页 |
一、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含义 | 第23-24页 |
二、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特征 | 第24页 |
第二节 前期物业管理合同主体问题 | 第24-34页 |
一、研究前期物业管理主体问题的动因 | 第24-26页 |
二、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主体之学说解释 | 第26-33页 |
(一) 合同债务第三人代为履行说 | 第26-27页 |
(二) 委托代理说 | 第27-28页 |
(三) 代表说 | 第28页 |
(四) 房产附带义务说 | 第28-29页 |
(五) 继受成员权说 | 第29-30页 |
(六) 事实合同说 | 第30-31页 |
(七) 不当得利说 | 第31页 |
(八) 本文观点:合同转让说 | 第31-33页 |
三、余论:业主团体在前期物业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| 第33-34页 |
第三节 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主张 | 第34-36页 |
一、概述 | 第34页 |
二、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 | 第34-35页 |
三、为共同利益起诉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 | 第35-36页 |
第四节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内容的规范与制约 | 第36-39页 |
一、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内容规范与制约的一般问题 | 第36-38页 |
二、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内容规范与制约的特殊问题:物业管理费 | 第38-39页 |
第五节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终止 | 第39-42页 |
第三章 临时管理规约法律问题分析 | 第42-51页 |
第一节 临时管理规约的性质 | 第42-44页 |
一、管理规约的性质 | 第42-43页 |
二、临时管理规约的性质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临时管理规约的效力 | 第44-48页 |
一、临时管理规约的生效 | 第44-46页 |
二、临时管理规约的效力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临时管理规约的内容的规范与制约 | 第48-50页 |
一、概述 | 第48页 |
二、实体性控制 | 第48-49页 |
三、程序性控制 | 第49-50页 |
(一) 私法手段:提示与说明义务 | 第49-50页 |
(二) 行政手段 | 第50页 |
第四节 临时管理规约的终止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前期物业管理法律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完善构想 | 第51-56页 |
第一节 前期物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51-53页 |
一、建设单位滥用主导地位 | 第51-52页 |
二、前期物业管理的主体错位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完善前期物业管理的构想 | 第53-56页 |
一、理顺开发商与物业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,实行分业经营 | 第53-54页 |
二、做好前期物业与普通物业的衔接,完成前期物业控制权的移转 | 第54-56页 |
结语 | 第56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后记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