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钢结构给煤与储煤筒仓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·钢结构筒仓的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| ·钢结构筒仓的发展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钢结构筒仓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要求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·钢结构筒仓的优点及优越性 | 第15-16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钢筒仓主体结构设计基本理论 | 第17-41页 |
| ·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| 第17-18页 |
| ·结构的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| 第17页 |
| ·结构的极限状态 | 第17-18页 |
| ·钢结构用材料 | 第18页 |
| ·钢材的力学性能 | 第18页 |
| ·建筑钢材的类别 | 第18页 |
| ·建筑钢材的选用原则 | 第18页 |
| ·结构体系类型及选用 | 第18-22页 |
| ·建筑钢材的选用原则 | 第19-22页 |
| ·结构体系的选用 | 第22页 |
| ·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| 第22-27页 |
| ·底部剪力法 | 第23-24页 |
| ·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| 第24-26页 |
| ·时程分析法 | 第26-27页 |
| ·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| 第27-31页 |
| ·模态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谱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时程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减震控制理论 | 第31页 |
| ·地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| 第31-32页 |
| ·抗震设防目的和标准 | 第31-32页 |
| ·结构分析 | 第32-41页 |
| ·结构分析的原则 | 第32-33页 |
| ·结构分析的方法 | 第33页 |
| ·多层结构近似计算方法 | 第33-36页 |
| ·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| 第36-41页 |
| 第三章 钢结构煤仓的设计 | 第41-75页 |
| ·工艺流程 | 第41页 |
| ·结构设计 | 第41-63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42-43页 |
| ·设计依据与自然条件 | 第43-44页 |
| ·结构方案确定 | 第44-54页 |
| ·荷载计算 | 第54-56页 |
| ·荷载组合 | 第56-57页 |
| ·计算与分析 | 第57-63页 |
| ·构件计算 | 第63-73页 |
| ·节点设计 | 第73-75页 |
| 第四章 煤仓设计中相关问题研究 | 第75-91页 |
| ·贮料静态下的煤仓仓壁受力分析 | 第75-83页 |
| ·引言 | 第75页 |
| ·确定法向接触刚度K_n、切向接触刚度K_s | 第75-76页 |
| ·建立模型 | 第76-77页 |
| ·计算与分析 | 第77-81页 |
| ·小结 | 第81-83页 |
| ·H型钢梁与H型钢柱及支撑的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 | 第83-91页 |
| ·概述 | 第83页 |
| ·H型钢柱与钢梁及支撑的连接节点的构造 | 第83-84页 |
| ·H型钢梁与弧形柱连接节点的有限元模型 | 第84-87页 |
| ·H型钢梁与弧形柱连接节点的优化 | 第87-91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1-92页 |
| ·结论 | 第91页 |
| ·展望 | 第91-9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2-95页 |
| 致谢 | 第95-9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