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一、中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比较 | 第14-29页 |
(一) 日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 | 第14-17页 |
(二)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 | 第17-19页 |
(三) 中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差异之比较分析 | 第19-29页 |
1. 法源上法律与法规的差异 | 第19-20页 |
2. 覆盖范围上宽泛与狭窄的差异 | 第20-21页 |
3. 保障水平上较高与偏低的差异 | 第21页 |
4. 支付条件上严格与宽松的差异 | 第21-22页 |
5. 制度上统一多层与分立单一的差异 | 第22-24页 |
6. 管理体制上权力分立和官民结合与相对集中的差异 | 第24-27页 |
7. 基金管理运营上相对独立与政府控制的差异 | 第27-28页 |
8. 监督体制上多重化与薄弱化的差异 | 第28-29页 |
二、影响中日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多维因素探析 | 第29-39页 |
(一) 相异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差异生成之根本原因 | 第29-32页 |
1. 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上成熟与相对滞后的差异 | 第29-30页 |
2. 经济发展水平上高与相对较低的差异 | 第30-32页 |
(二) 相异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差异生成之重要原因 | 第32-34页 |
(三) 相异的文化传统是差异生成之文化原因 | 第34-36页 |
(四) 相异的立法理念是差异生成之深层原因 | 第36-39页 |
1. 公平性与差别性的差异 | 第36-37页 |
2. 强调自助互助与强调公助的差异 | 第37-39页 |
三、日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经验 | 第39-42页 |
(一) 成熟的养老保险立法 | 第39页 |
(二) 完备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| 第39-41页 |
1. 扩大的覆盖范围 | 第39-40页 |
2. 较高的保障水平 | 第40页 |
3. 严格的支付条件 | 第40页 |
4. 统一和多层的制度体系 | 第40-41页 |
(三) 健全的养老保险管理和监督机制 | 第41-42页 |
1. 完善的管理体制 | 第41页 |
2. 独立的基金管理运作机制 | 第41页 |
3. 严密的监督机制 | 第41-42页 |
(四) 注重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保障功能 | 第42页 |
四、完善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思考 | 第42-51页 |
(一) 推进养老保险的立法建设 | 第42-43页 |
(二) 构筑完备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| 第43-47页 |
1. 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| 第44-45页 |
2. 科学确定保障水平 | 第45页 |
3. 适当严格支付条件 | 第45页 |
4. 建立统一和多层的制度体系 | 第45-47页 |
(三) 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管理和监督体制 | 第47-49页 |
1. 确立分权与官民合作管理模式 | 第47-48页 |
2. 强化基金管理运作体制 | 第48-49页 |
3. 健全监控机制 | 第49页 |
(四) 重视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保障功能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