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论文选题来源 | 第10-11页 |
·湿陷性黄土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黄土及其分布 | 第11页 |
·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和分布 | 第11-13页 |
·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| 第13页 |
·黄土湿陷性原因 | 第13-14页 |
·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水泥土挤密桩应用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目标 | 第17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挤密桩挤土效应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桩土挤密效应理论 | 第18-21页 |
·单桩挤密桩作用机理 | 第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盘东隧道进口工程地质情况与桩材试验 | 第22-35页 |
·工程地质情况 | 第22-24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22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22-23页 |
·地层岩性 | 第23页 |
·地质构造与地震动参数 | 第23-24页 |
·水文地质特征 | 第24页 |
·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 | 第24页 |
·设计勘测推荐物理力学指标 | 第24-25页 |
·水泥土挤密桩桩身材料配比试验 | 第25-28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5-26页 |
·试验设备 | 第26页 |
·试验过程与方法 | 第26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26-27页 |
·试验结论 | 第27-28页 |
·桩身材料强度试验 | 第28-34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操作步骤 | 第29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29-32页 |
·试验结果整理和汇总 | 第32-33页 |
·试验结论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水泥土挤密桩现场试验研究 | 第35-53页 |
·试验目的 | 第35页 |
·成孔设备及加固方法比选 | 第35-38页 |
·现场试桩试验 | 第38-40页 |
·现场试桩种类 | 第38页 |
·现场试桩具体内容 | 第38-40页 |
·基底加固后桩身水泥土夯实效果试验 | 第40-41页 |
·动力触探 | 第41页 |
·加固效果综合分析 | 第41-53页 |
·动力触探关系曲图 | 第42-44页 |
·挤密加固后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| 第44-45页 |
·干密度统计 | 第45-48页 |
·桩身强度试验 | 第48-49页 |
·施工时间对比分析 | 第49页 |
·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 | 第49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数值模拟和仿真研究 | 第53-67页 |
·计算目的及依据 | 第53页 |
·计算方法及计算理论 | 第53-54页 |
·程序简介 | 第53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53-54页 |
·PLAXIS数值模拟的模型 | 第54-59页 |
·本构模型 | 第54-56页 |
·夯击成桩模拟 | 第56页 |
·界面的模拟 | 第56页 |
·约束 | 第56-57页 |
·施工阶段的模拟 | 第57页 |
·几何模型与物理模型 | 第57页 |
·模型参数的确定 | 第57-58页 |
·试桩施工阶段的数值模拟和仿真研究 | 第58-59页 |
·挤密桩加固黄土隧道基底的PLAXIS计算成果分析 | 第59-67页 |
·非排土冲击挤密法成桩的有限元计算成果 | 第59-61页 |
·部分排土冲击挤密法成桩的有限元计算成果 | 第61-64页 |
·分析说明 | 第64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7-69页 |
·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展望 | 第68-69页 |
附录1 隧道隧底湿陷性黄土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工艺 | 第69-75页 |
附录2 现场试验的相关照片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