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裂缝宽度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引言 | 第10-12页 |
| ·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桥面裂缝问题 | 第12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两种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比较 | 第17-40页 |
| ·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 | 第17-19页 |
| ·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的结构形式 | 第17-18页 |
| ·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的受力特点 | 第18-19页 |
| ·两种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桥式比较 | 第19-38页 |
| ·结构概况 | 第19页 |
| ·结构采用的主要材料 | 第19-22页 |
| ·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2-26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26-27页 |
| ·计算参数 | 第27页 |
| ·计算结果及分桁 | 第27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| 第三章 结合梁混凝土桥面板裂缝宽度计算 | 第40-63页 |
| ·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| 第40-42页 |
| ·结合梁混凝土桥面板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| 第42-44页 |
| ·结合梁混凝土桥面板非受力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| 第42-43页 |
| ·结合梁混凝土桥面板受力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| 第43-44页 |
| ·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传统计算理论 | 第44-49页 |
| ·粘结滑移理论 | 第44-46页 |
| ·无滑移理论 | 第46-47页 |
| ·粘结滑移理论与无滑移理论的结合 | 第47-48页 |
| ·数理统计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·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计算方法介绍 | 第49-53页 |
| ·各规范比较 | 第53-56页 |
| ·结合梁混凝土桥面板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 | 第56-62页 |
| ·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| ·滑移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| ·配筋率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| ·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| ·其他影响因素 | 第61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第四章 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桥面板裂缝控制 | 第63-78页 |
| ·引言 | 第63页 |
| ·桥面板配筋 | 第63-68页 |
| ·桥面板的最小配筋率 | 第68-70页 |
| ·最小配筋率计算 | 第68-69页 |
| ·最小配筋率要求下的最大钢筋直径 | 第69-70页 |
| ·桥面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界定 | 第70-71页 |
| ·混凝土板开裂弯矩计算 | 第71-72页 |
| ·裂缝宽度控制 | 第72-74页 |
| ·算例 | 第74-76页 |
| ·控制结合梁混凝土板裂缝发展的方法 | 第76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| 第78-79页 |
| ·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79-80页 |
| 致谢 | 第80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|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