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规划与设计--以张家港暨阳湖园区为例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研究 | 第15-2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5-17页 |
·国外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7-22页 |
·解说系统 | 第17-18页 |
·旅游解说系统 | 第18-21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系统 | 第21-22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2-29页 |
·社会学 | 第22页 |
·旅游心理学 | 第22-24页 |
·美学 | 第24页 |
·人机工程学 | 第24-26页 |
·材料科学 | 第26页 |
·符号学和传播学 | 第26-29页 |
第3章 旅游解说牌示系统概述 | 第29-41页 |
·系统构成要素 | 第29-37页 |
·解说对象 | 第29-30页 |
·解说受众 | 第30-31页 |
·解说牌示 | 第31-37页 |
·系统结构 | 第37页 |
·系统功能 | 第37-41页 |
·服务功能 | 第38页 |
·解说功能 | 第38页 |
·引导功能 | 第38-39页 |
·管理功能 | 第39页 |
·教育功能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规划 | 第41-49页 |
·规划目标 | 第41页 |
·规划设计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以人为本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科学性原则 | 第42页 |
·服务于主题原则 | 第42页 |
·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原则 | 第42页 |
·规划设计步骤 | 第42-49页 |
·规划阶段 | 第43-46页 |
·设计阶段 | 第46-47页 |
·建造与安置阶段 | 第47页 |
·评估与保持阶段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设计 | 第49-77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信息设计 | 第49-56页 |
·信息内容构成 | 第49-52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文本编辑 | 第52-54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图件设计 | 第54-56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内容布置设计 | 第56-61页 |
·内容信息布置原则 | 第56-57页 |
·总体构图布局 | 第57-58页 |
·文字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色彩设计 | 第59-61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造型和尺度设计 | 第61-64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造型设计特点 | 第61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造型设计 | 第61-63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尺度设计 | 第63-64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材料选择 | 第64-69页 |
·解说牌示建造材料 | 第64-67页 |
·解说牌示板材料 | 第67-69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地点布局和安装 | 第69-77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地点 | 第69-70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布局 | 第70-71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的安装 | 第71-77页 |
第6章 张家港暨阳湖园区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设计案例 | 第77-87页 |
·张家港暨阳湖园区概况 | 第77-78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系统规划目标和原则 | 第78-79页 |
·规划目标 | 第78-79页 |
·规划原则 | 第79页 |
·旅游解说牌示系统整体规划布局 | 第79-80页 |
·园区标志设计 | 第80-82页 |
·园区旅游解说牌示设计 | 第82-87页 |
·解说牌示信息设计 | 第82-83页 |
·解说牌示造型和尺度设计 | 第83-87页 |
第7章 结语 | 第87-89页 |
·结论 | 第87页 |
·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3页 |
附录A 图表索引 | 第93-95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