锰矿石氧化—磷酸铵镁沉淀处理焦化废水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致谢 | 第8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5页 |
| ·焦化废水概述 | 第15-17页 |
| ·焦化废水的来源与水质特征 | 第15页 |
| ·焦化废水的危害 | 第15-16页 |
| ·焦化废水的处理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·焦化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7页 |
| ·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| 第17-21页 |
| ·锰氧化物矿物的晶体结构 | 第17-19页 |
| ·吸附氧化金属离子 | 第19-20页 |
| ·催化氧化含硫废水 | 第20页 |
| ·对有机物的吸附氧化作用 | 第20页 |
| ·锰氧化物的应用前景 | 第20-21页 |
| ·磷酸铵镁概述 | 第21-24页 |
| ·磷酸铵镁的性质 | 第21页 |
| ·磷酸铵镁沉淀法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| ·磷酸铵镁工艺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2-24页 |
| ·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4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4-25页 |
| 第二章 锰矿石和菱苦土矿物学特征 | 第25-34页 |
| ·天然锰矿石表征 | 第25-29页 |
| ·锰矿石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锰矿石中总锰含量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| ·锰矿石中MnO_2含量的测定 | 第27-28页 |
| ·锰矿石表面电荷零点(PZC)的测定 | 第28页 |
| ·锰矿石氧化度的测定 | 第28-29页 |
| ·锰矿石比表面积的测定 | 第29页 |
| ·锰矿石微观形貌 | 第29页 |
| ·菱苦土表征 | 第29-32页 |
| ·菱苦土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菱苦土化学成分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·菱苦土酸不溶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32页 |
| ·小结 | 第32-34页 |
| 第三章 锰矿石对几种对位取代酚的氧化处理实验 | 第34-42页 |
| ·含酚废水综述 | 第34-35页 |
| ·含酚废水的来源 | 第34页 |
| ·含酚废水的危害 | 第34页 |
| ·含酚废水的处理状况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5-37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35-3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6页 |
| ·测试方法 | 第36-37页 |
| ·结果和讨论 | 第37-41页 |
| ·pH对锰矿石氧化取代酚效果的影响 | 第37页 |
| ·矿物粒径对锰矿石氧化取代酚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·反应时间对锰矿石氧化取代酚效果的影响 | 第39页 |
| ·讨论 | 第39-41页 |
| 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四章 锰矿石氧化处理焦化废水动态实验 | 第42-52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42-45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42-43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4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| ·测试方法 | 第44-45页 |
| ·结果和讨论 | 第45-51页 |
| ·pH值对锰矿石氧化处理焦化废水效果的影响 | 第45页 |
| ·不同pH下锰矿石氧化处理焦化废水动态实验 | 第45-49页 |
| ·锰矿石氧化处理焦化废水后的矿渣 | 第49-51页 |
| 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五章 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焦化废水 | 第52-63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52-53页 |
| ·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5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| ·测试方法 | 第53页 |
| ·结果和讨论 | 第53-62页 |
| ·进水pH=2.0锰矿石反应柱出水磷酸铵镁沉淀 | 第53-55页 |
| ·进水pH=1.8锰矿石反应柱出水磷酸铵镁沉淀 | 第55-57页 |
| ·进水pH=1.2锰矿石反应柱出水磷酸铵镁沉淀 | 第57-58页 |
| ·改进实验及磷酸铵镁形成机理 | 第58-62页 |
| ·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结论和展望 | 第63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