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药理学论文

双黄连肺部吸收特性及其肺部毒性的体内外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43页
   ·双黄连研究进展第12-20页
     ·临床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药理作用第13-16页
     ·药代动力学第16-19页
     ·不良反应第19-20页
   ·肺部给药研究进展第20-24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呼吸道的生理特征与药物的吸收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肺部的清除作用第23-24页
   ·肺部给药生物药剂学研究进展第24-35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目的第35-36页
 参考文献第36-43页
第二章 HPLC-MS/MS测定血液样品中双黄连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第43-55页
   ·概述第44-46页
   ·材料第46页
   ·方法第46-48页
     ·色谱条件第46页
     ·质谱条件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标准溶液的配置第47页
     ·空白血浆的制备第47页
     ·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·结果第48-51页
     ·方法的选择性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标准曲线的制备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稳定性考察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提取回收率考察第51页
     ·精密度试验第51页
   ·讨论第51-53页
 参考文献第53-55页
第三章 双黄连溶液经大鼠静脉、灌胃和肺部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第55-65页
   ·概述第56页
   ·材料第56页
   ·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分析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·黄连给药样品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·动物实验第57页
     ·样品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·结果第58-61页
     ·黄连主要成分含量第58-59页
     ·不同途径给药的药时曲线第59-6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1-63页
 参考文献第63-65页
第四章 双黄连肺部给药体内外毒性评价第65-85页
   ·概述第66页
   ·材料和设备第66-67页
   ·方法第67-73页
     ·细胞培养和96孔板的接种第67-68页
     ·LDH酶活性第68-70页
     ·细胞因子测定第70页
     ·肺泡灌洗术第70-71页
     ·组织切片第71页
     ·BCA蛋白含量测定第71-72页
     ·细胞分类计数第72-73页
   ·结果第73-81页
     ·体内毒性第73-78页
     ·体外毒性结果第78-8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1-82页
 参考文献第82-85页
第五章 双黄连肺部给药体外研究第85-99页
   ·前言第86-87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87-92页
   ·结果第92-96页
 参考文献第96-99页
第六章 全文总结第99-104页
 参考文献第102-104页
发表论文第104-105页
致谢第105-106页
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第106-107页
2009年毕业生在校已发、拟发论文登记表第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应用基因芯片探讨黄连素降糖调脂的机制
下一篇:洛阳、昆明两地献血者人群HBV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