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政务安全技术应用研究
目录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Summary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8-9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·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的过程和建设原则 | 第9-10页 |
·发展过程 | 第9页 |
·电子政务建设原则和目标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8页 |
·电子政务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·电子政务的内容 | 第13页 |
·电子政务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·电子政务的地位与作用 | 第14页 |
·电子政务相关法律、法规与政策 | 第14-18页 |
第二章 电子政务的安全概述 | 第18-22页 |
·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概述 | 第18-19页 |
·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分层 | 第19-20页 |
·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| 第20页 |
·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| 第20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电子政务中的几种关键信息安全技术 | 第22-32页 |
·加密技术 | 第22-25页 |
·对称密钥加密 | 第22-24页 |
·非对称加密系统 | 第24-25页 |
·数字签名技术 | 第25-26页 |
·公钥基础设施PKI | 第26-30页 |
·数字证书 | 第26-27页 |
·公钥基础设施PKI | 第27-29页 |
·LDAP服务器 | 第29-30页 |
·物理隔离技术 | 第30页 |
·角色访问控制(RSAc)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安全防范技术 | 第32-36页 |
·防火墙技术 | 第32-33页 |
·入侵检测技术 | 第33-34页 |
·安全扫描技术 | 第34-35页 |
·黑客诱骗技术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构建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| 第36-46页 |
·电子政务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36页 |
·对系统进行安全等级的确定 | 第36-40页 |
·定级原则及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定级过程 | 第38-40页 |
·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电子政务的安全设计原则 | 第41-42页 |
·电子政务安全体系设计 | 第42-46页 |
·安全管理规范 | 第42页 |
·解决物理安全的标准 | 第42-43页 |
·网络层安全防护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应用层安全防范方法 | 第44页 |
·分级进行数据安全防护 | 第44-45页 |
·响应与恢复方法 | 第45-46页 |
第六章 省级科技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设计 | 第46-55页 |
·安全需求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46页 |
·项目安全需求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安全的规划与设计 | 第47-50页 |
·安全等级确定 | 第47-49页 |
·安全体系框架的设计 | 第49-50页 |
·关键安全技术的实施 | 第50-54页 |
·物理隔离方案的选取 | 第50页 |
·网络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| 第50-52页 |
·防病毒系统的部署 | 第52页 |
·内网系统在应用层的安全体现 | 第52-54页 |
·数据备份策略 | 第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6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55页 |
·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