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7页 |
| ·溴的性质、用途及发展前景 | 第10-11页 |
| ·溴的性质 | 第10页 |
| ·溴素的生产与应用 | 第10页 |
| ·发展前景 | 第10-11页 |
| ·溴素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 | 第11-19页 |
| ·我国溴资源开发前景与展望 | 第11-12页 |
| ·现行的几种提溴方法 | 第12-19页 |
| ·离子交换树脂 | 第19-23页 |
| ·离子交换树脂结构与特点 | 第19-20页 |
| ·离子交换树脂分类 | 第20-21页 |
| ·离子交换树脂作用 | 第21-22页 |
| ·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过程的应用工艺 | 第22-23页 |
| ·过程装置 | 第23页 |
| ·离子交换树脂提溴技术的发展 | 第23-26页 |
| ·提溴树脂筛选和研制 | 第23-24页 |
| ·浓海水提溴工艺的研究 | 第24-25页 |
| ·离子交换树脂的提溴机理 | 第25-26页 |
| ·本文工作 | 第26-27页 |
| 第二章 201×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浓海水中溴的基础研究 | 第27-33页 |
| ·前言 | 第27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27-28页 |
| ·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| 第2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·树脂的预处理 | 第28-29页 |
| ·树脂工作最佳工作条件确定 | 第29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2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2页 |
| ·酸化实验 | 第29页 |
| ·氧化实验 | 第29-30页 |
| ·吸附时间的确定 | 第30页 |
| ·温度对树脂吸附溴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树脂用量对溴吸附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酸度对树脂吸附溴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三章 溴在201×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静态吸附行为研究 | 第33-47页 |
| ·前言 | 第33-36页 |
| ·溴在201×7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| 第33-35页 |
| ·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| 第35-36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| ·吸附等温线测定 | 第36页 |
| ·控速步骤确定 | 第36-37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37页 |
| ·吸附量的计算 | 第3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6页 |
| ·溴在201×7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| 第37-42页 |
| ·溴在201×7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42-46页 |
| 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四章 溴在201×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动态吸附行为研究 | 第47-59页 |
| ·前言 | 第47-50页 |
| ·穿透曲线 | 第47-48页 |
| ·影响穿透曲线的因素 | 第48-49页 |
| ·传质机理简单判断 | 第49-50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5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8页 |
| ·影响树脂动态吸附效果的因素 | 第50-53页 |
| ·柱过程离子交换的数学模型 | 第53-58页 |
| 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五章 溴在201×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还原-洗脱行为研究 | 第59-66页 |
| ·前言 | 第59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5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9页 |
| ·静态还原实验 | 第59页 |
| ·动态洗脱实验 | 第59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59-6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0-65页 |
| ·树脂的静态还原 | 第60-61页 |
| ·还原过程动力学研究 | 第61-63页 |
| ·树脂的动态洗脱 | 第63-65页 |
| 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