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--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论文

盐环境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和多相分类学研究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4页
 1 盐环境多样性第12-14页
 2 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第14-18页
 3. 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第18-24页
   ·纯培养法(culture methods)第19-22页
   ·非培养分析法(culture-independent method)第22-24页
 4 细菌分类学及多相分类学第24-32页
   ·细菌分类学第25-26页
   ·多相分类学第26页
   ·多相分类学研究方法第26-31页
   ·多相分类学未来发展第31-32页
 5 盐环境微生物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2-34页
第二章 盐环境微生物资源收集和种群结构研究第34-56页
 1 材料和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·样品的采集第34页
   ·菌株的分离和培养第34-36页
   ·耐盐性实验第36页
   ·硝酸盐、亚硝酸盐还原实验第36页
   ·分离纯化菌株的分子鉴定第36页
   ·东海长江口细菌多样性分析第36页
   ·M4-5多管上覆水样品总DNA提取和16S rRNA基因扩增第36页
   ·硝酸盐还原基因napA、亚硝酸盐还原相关基因nirS扩增第36-37页
   ·重组子筛选及测序第37页
 2 结果与讨论第37-54页
   ·东海长江口细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第37-42页
   ·M4-5多管上腹水总DNA的提取及16S rRNA基因、硝酸盐还原基因napA和亚硝酸盐相关基因nirS扩增第42-43页
   ·非培养16S rDNA序列比对分析第43-48页
   ·东海长江口细菌多样性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·东海长江口硝酸盐还原相关基因多样性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·东海长江口亚硝酸盐还原相关基因多样性分析第53-54页
 3 讨论第54-56页
第三章 新疆地区盐湖和盐矿中度嗜盐菌多相分类研究第56-72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57-60页
   ·样品的采集及其环境第57-58页
   ·菌株分离与培养条件第58-59页
   ·多相分类菌株和参比菌株第59页
   ·表型特征分析第59页
   ·化学分类特征脂肪酸分析第59页
   ·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9页
   ·基于细菌16S 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·基因组DNA G+C mol%含量分析第60页
   ·与相近种间的DNA-DNA同源性分析第60页
 2 结果与讨论第60-72页
   ·细菌的表型特征第60-65页
   ·化学分类特征脂肪酸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·基于16S 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·基因组的DNA G+C含量第69页
   ·与相近种的DNA-DNA同源性第69页
   ·讨论第69-72页
第四章 深海多金属结核区耐盐菌多相分类研究第72-94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73-76页
   ·样品的采集第73页
   ·菌株分离与培养条件第73-74页
   ·多相分类菌株和参比菌株第74页
   ·表型特征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·脂肪酸成分分析第75页
   ·呼吸醌类型分析第75页
   ·极性脂组分分析第75页
   ·细胞壁分析第75页
   ·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75页
   ·基于细菌16S 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·基因组DNA G+C mol%含量分析第76页
   ·与相近种间的DNA-DNA同源性分析第76页
 2 结果与讨论第76-94页
   ·细菌的表型特征第76-82页
   ·脂肪酸成分分析第82-83页
   ·呼吸醌类型分析第83页
   ·极性脂组分分析第83-85页
   ·细胞壁组分分析第85-86页
   ·基于16S 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第86-89页
   ·基因组的DNA G+C含量第89页
   ·与相近种的DNA-DNA同源性第89页
   ·讨论第89-94页
第五章 近海中度嗜盐菌多相分类研究第94-122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95-98页
   ·样品的采集及其环境第95页
   ·菌株分离与培养条件第95-96页
   ·多相分类菌株和参比菌株第96-97页
   ·表型特征分析第97-98页
   ·脂肪酸成分分析第98页
   ·呼吸醌类型分析第98页
   ·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98页
   ·基于细菌16S 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第98页
   ·基因组DNA G+C mol%含量分析第98页
   ·与相近种间的DNA-DNA同源性分析第98页
 2 结果与讨论第98-122页
   ·细菌的表型特征第98-104页
   ·脂肪酸成分分析第104-107页
   ·呼吸醌类型分析第107-108页
   ·基于16S 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第108-112页
   ·基因组的DNA G+C含量第112-113页
   ·与相近种的DNA-DNA同源性第113页
   ·讨论第113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42页
细菌鉴定操作手册第142-170页
主要成果第170-172页
致谢第172页

论文共1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陆地热泉及深海热液沉积物生境中的嗜热菌多样性研究
下一篇:镉污染对放线菌生物活性和种群结构的影响及镉生物吸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