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--来自中国1978~2007面板数据的分析
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次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22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重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1-15页 |
·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1-12页 |
·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| 第12-14页 |
·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 | 第14-15页 |
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5-19页 |
·关于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 | 第15-17页 |
·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的文献 | 第17-19页 |
·文献评述 | 第19页 |
·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结构 | 第19-22页 |
·本文的基本观点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的结构 | 第20-21页 |
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2 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| 第22-28页 |
·公共支出总额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| 第23-25页 |
·模型的基本假设 | 第23-24页 |
·模型的结论 | 第24-25页 |
·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| 第25-27页 |
·模型的基本假设 | 第25-27页 |
·模型的结论 | 第27页 |
·简要结论 | 第27-28页 |
3 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影响:总量分析 | 第28-51页 |
·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总体回顾 | 第28-33页 |
·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变化分析 | 第28-32页 |
·预算外支出的历史变化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| 第33-41页 |
·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| 第34-35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35-38页 |
·误差修正模型 | 第38-39页 |
·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| 第39-40页 |
·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| 第40-41页 |
·省际的面板数据分析 | 第41-49页 |
·省际数据直观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面板数据检验 | 第45-47页 |
·Panel-Data模型检验 | 第47-48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简要结论 | 第49-51页 |
4 公共支出对内生经济增长的影响:结构分析 | 第51-62页 |
·各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 | 第52-60页 |
·数据、变量、模型的选择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的预处理 | 第53-54页 |
·经济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| 第54-56页 |
·社会文教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| 第56-58页 |
·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| 第58-59页 |
·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| 第59-60页 |
·简要结论 | 第60-62页 |
5 构建和完善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 | 第62-70页 |
·公共支出模式的创新设计 | 第62-66页 |
·公共支出的主线:更多地提高人的素质 | 第62-63页 |
·公共支出投向之一: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 | 第63-64页 |
·公共支出投向之二:重视知识的溢出效应 | 第64-66页 |
·公共支出模式的实现条件 | 第66-70页 |
·加快推动政府转型 | 第66页 |
·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公共支出功能 | 第66-68页 |
·维护公众的预算监督权 | 第68-70页 |
6 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附录 | 第76-84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| 第84页 |
教育经历 | 第84页 |
发表的论文 | 第84页 |
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