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清实录》的编纂理论与实践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5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| 第7-8页 |
·学术史回顾 | 第8-14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相关研究 | 第9-11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编纂研究 | 第11-14页 |
·拟解决的问题和写作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《清实录》的源流与编纂背景 | 第15-28页 |
·实录的产生与演变 | 第15-20页 |
·实录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5-17页 |
·实录的极盛与衰落 | 第17-20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编纂背景 | 第20-28页 |
·政治方面 | 第20-23页 |
·经济方面 | 第23-25页 |
·文化方面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《清实录》的编纂机构与人员 | 第28-60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编纂机构 | 第28-44页 |
·实录馆的职官 | 第28-40页 |
·实录馆的制度 | 第40-44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编纂人员 | 第44-60页 |
·编纂人员的遴选 | 第44-46页 |
·编纂人员的组成 | 第46-56页 |
·编纂人员的心态 | 第56-60页 |
第4章 《清实录》的选材与编排 | 第60-82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选材 | 第60-64页 |
·主题趋向 | 第60-63页 |
·选材原则 | 第63-64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编纂流程 | 第64-71页 |
·编纂步骤 | 第64-70页 |
·例外程序 | 第70-71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编排 | 第71-79页 |
·体例类型与特点 | 第71-75页 |
·体例层次与原则 | 第75-79页 |
·《清实录》的行文风格 | 第79-82页 |
·语言朴实 | 第79-80页 |
·叙事凝练 | 第80页 |
·微言大义 | 第80-81页 |
·用字考究 | 第81-82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82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附录表目 | 第89-9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