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金融集团监管法律问题研究--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和启示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一、金融集团基本法律问题 | 第8-11页 |
(一) 金融集团的含义及法律特征 | 第8-9页 |
(二) 金融集团的主要模式 | 第9-11页 |
1、银行控股公司的集团化模式 | 第9-10页 |
2、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化模式 | 第10页 |
3、非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化模式 | 第10页 |
4、联合体型的集团化模式 | 第10-11页 |
二、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集团化及其法律监管 | 第11-16页 |
(一) 英国的金融集团化及其法律监管 | 第11-12页 |
1、英国的金融集团化 | 第11-12页 |
2、英国金融集团的法律监管 | 第12页 |
(二) 美国的金融集团化及其法律监管 | 第12-13页 |
1、美国的金融集团化 | 第12-13页 |
2、美国金融集团的法律监管 | 第13页 |
(三) 日本的金融集团化及其法律监管 | 第13-15页 |
1、日本的金融集团化 | 第13-14页 |
2、日本金融集团的法律监管 | 第14-15页 |
(四) 德国的金融集团化及其法律监管 | 第15-16页 |
1、德国的金融集团化模式 | 第15页 |
2、德国金融集团的法律监管 | 第15-16页 |
三、次贷危机对金融集团法律监管带来的新挑战 | 第16-29页 |
(一) 次贷危机的爆发及标本分析 | 第16-21页 |
1、次贷危机的爆发 | 第16页 |
2、次贷危机中的金融公司标本 | 第16-21页 |
(二) 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和教训 | 第21-29页 |
1、金融创新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| 第22-24页 |
2、对投资银行的流动性和资本金缺乏监管约束 | 第24-25页 |
3、金融机构内部"防火墙"的失效 | 第25-26页 |
4、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不足 | 第26-27页 |
5、美国金融监管的反思和修正 | 第27-29页 |
四、我国金融集团监管的现状及完善的方法 | 第29-34页 |
(一) 我国金融集团化的发展现状 | 第29-30页 |
(二) 我国金融集团监管的现状 | 第30-31页 |
(三) 我国加强和完善金融集团监管的几个方法 | 第31-34页 |
1、更新金融监管理念 | 第31页 |
2、改进金融监管方式 | 第31-32页 |
3、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法律体系 | 第32页 |
4、加强国际合作 | 第32-34页 |
五、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集团监管完善的几点启示 | 第34-41页 |
(一) 金融创新的监管 | 第34页 |
(二) 金融集团的资本充足监管 | 第34-36页 |
(三) 风险"防火墙"制度 | 第36页 |
(四) 金融集团的法人例外 | 第36-39页 |
(五) 明确伞形监管人与"三会"的监管权限划分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资料 | 第42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