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各种家畜、家禽、野生动物的疾论文--家畜论文--牛论文

牛新孢子虫抗原分析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前言第10-25页
 1 新孢子虫病原学研究进展第10-16页
   ·病原分类第10-11页
   ·形态结构第11-12页
   ·生活史第12页
   ·体外培养第12-13页
   ·新孢子虫主要抗原研究进展第13-16页
 2 牛新孢子虫病诊断方法第16-21页
   ·临床诊断第16页
   ·病原学诊断第16-18页
   ·血清学诊断第18-20页
   ·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第20-21页
 3 牛新孢子虫病的危害第21-23页
 4 牛新孢子虫病防治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·药物治疗第23-24页
   ·预防措施第24页
 5 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-25页
材料与方法第25-31页
 1 材料第25-28页
   ·虫体培养所用材料第25页
   ·虫体收集、可溶性抗原提取及分离所用材料第25页
   ·SDS-PAGE及Western blot所用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·ELISA所用材料第26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26-27页
   ·血清样品第27-28页
 2 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·新孢子虫体外培养第28页
   ·新孢子虫可溶性抗原的提纯及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·牛新孢子虫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9-31页
结果第31-37页
 1 新孢子虫的体外培养第31页
 2 新孢子虫抗原的提纯及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·新孢子虫抗原的纯化第31-32页
   ·SDS-PAGE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免疫印迹分析第33页
 3 牛新孢子虫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中反应参数的确定第33-37页
   ·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及包被时间的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·血清最佳稀释度及工作时间的确定第34页
   ·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及工作时间的确定第34-35页
   ·底物最佳显色时间的确定第35页
   ·判定标准第35页
   ·特异性试验第35-36页
   ·重复性试验第36页
   ·间接ELISA与IFAT检测结果的比较第36-37页
讨论第37-41页
 1 新孢子虫培养条件的优化第37-38页
 2 牛新孢子虫抗原的抗原性分析第38-39页
 3 ELISA方法检测牛新孢子虫抗体的探讨第39-41页
结论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作者简介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激素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重组胚发育的影响
下一篇: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