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水稻干旱胁迫蛋白质组相关数据和生物信息分析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缩略词表第11-13页
1 前言第13-36页
   ·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第13-25页
     ·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反应机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分子信号转导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·水分胁迫信号的感知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·水分胁迫信号的胞内转导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·ABA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Ca~(2+)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蛋白激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分子反应机制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·调控性抗旱相关基因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·bZIP类转录因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MYB/MYC类转录因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·DREB转录因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功能性抗旱相关基因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·渗透调节因子合成酶基因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编码脱水保护的功能蛋白基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·细胞解毒、抗氧化防御能力相关的酶基因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·调节气孔开关相关基因第24-25页
   ·后基因组时代的植物组学研究第25-35页
     ·组学成分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·基因组与DNA第26页
       ·基因与RNA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质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·代谢物及其他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组学研究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组学数据的通用研究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组学研究的数据平台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组学研究的进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两个组学数据间的比较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多个组学数据关系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5-36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36-47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36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36-47页
     ·干旱胁迫试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生理数据的测定第37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组实验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·生化试剂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·蛋白提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向电泳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染色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图象的扫描和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胶内酶解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第40页
     ·转录组(cDNA芯片)实验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·生化试剂第40页
       ·RNA提取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·RNA纯化第41页
       ·cDNA合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·cRNA合成第42页
       ·cRNA荧光标记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芯片杂交和扫描第43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·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44页
     ·代谢组实验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生化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代谢物的抽提和衍生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气相色谱(GC)分离与定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气质(GC-MS)分离与定性第45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45页
     ·生物信息分析第45-47页
3 结果与分析第47-70页
   ·蛋白质组结果分析第48-62页
     ·双向电泳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差异表达蛋白点的质谱鉴定第49-58页
     ·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·信号转导(Siganl transduction)第58页
       ·调节因子(Regulatory proteins)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·过氧化物平衡(Redox homeostasis)第60页
       ·代谢和能量(Metabolism and energy)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·其他干旱相关蛋白(Other functional proteins)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·细胞骨架(Cytoskeleton)第62页
   ·转录组结果以及与蛋白质组的相关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 ·转录组结果分析第62页
     ·转录组和蛋白质组Gene Ontology功能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·蛋白组差异蛋白和对应mRNA的相关性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·代谢组结果和显著性代谢途径分析第65-70页
     ·代谢组结果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显著性代谢途径分析第66-70页
4 讨论第70-72页
   ·结论第70-71页
   ·展望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附表1第90-91页
附表2第91-92页
附表3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稻OsI2基因的功能鉴定
下一篇:水稻抗旱性相关QTL精细定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