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引论 | 第7-11页 |
一、诗之本体的演化 | 第11-20页 |
(一) “直接面对实体” | 第11-13页 |
(二) “伟大元素的召唤” | 第13-15页 |
(三) “一次性诗歌行动” | 第15-17页 |
(四) “诗与真理合一的大诗” | 第17-20页 |
二、诗之主体的层级 | 第20-28页 |
(一) 王子与悲剧 | 第21-23页 |
(二) 王与崇高 | 第23-25页 |
(三) 人类精神与庄严 | 第25-26页 |
(四) 诗人何为 | 第26-28页 |
三、诗歌创作的体认 | 第28-34页 |
(一) 民间主题与乡土化 | 第29-31页 |
(二) 抒情作品与自发性 | 第31-32页 |
(三) 史诗创作与主动性 | 第32-34页 |
结论 | 第34-37页 |
注释 | 第37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后记 | 第43-4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