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粲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前言 | 第10-12页 |
|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导言 | 第12-13页 |
| 第一章 王粲的家世及家学对他的影响 | 第13-18页 |
| 第一节 家世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节 家学背景及影响 | 第15-18页 |
| 第二章 王粲的生平和思想 | 第18-31页 |
| 第一节 流离坎坷的前半生 | 第18-23页 |
| 第二节 邺下建功的后半生 | 第23-26页 |
| 第三节 政治思想 | 第26-31页 |
| 一、深沉悲恰却不消沉的生命张力 | 第26-27页 |
| 二、儒法并重,刑赏分明 | 第27-29页 |
| 三、明君贤臣治理下的清明政治 | 第29-30页 |
| 四、主张任人唯才 | 第30-31页 |
| 第三章 王粲的诗赋创作 | 第31-44页 |
| 第一节 诗歌创作 | 第31-37页 |
| 第二节 赋体创作 | 第37-44页 |
| 第四章 王粲《英雄记》和其它文学创作 | 第44-51页 |
| 第一节 《英雄记》 | 第44-47页 |
| 一、《英雄记》的书名、作者考辨 | 第44-45页 |
| 二、《英雄记》的价值与特色 | 第45-47页 |
| 第二节 其他创作 | 第47-51页 |
| 第五章 王粲创作的成就与影响 | 第51-55页 |
| 第一节 创作的成就 | 第51-52页 |
| 第二节 文学史地位与影响 | 第52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