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建宁纪录片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图表清单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康建宁纪录片的发展概述 | 第9-11页 |
·对于格里尔逊纪录片模式的突破 | 第9-10页 |
·对于纪实性纪录片的追求 | 第10页 |
·对于纪录片个性化的探寻 | 第10-11页 |
·康建宁纪录片的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5页 |
·镜头语言 | 第11-12页 |
·叙事结构 | 第12页 |
·主题思想 | 第12-15页 |
第二章 康建宁作品的镜头语言特点 | 第15-33页 |
·从“偶然”到“必然”——长镜头的运用 | 第15-22页 |
·尊重客观材料,自然形成的长镜头 | 第15-18页 |
·紧扣主题,表现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的长镜头 | 第18-21页 |
·反映人物状态,移动跟拍的长镜头 | 第21-22页 |
·一以贯之的个人风格——象征性镜头的运用 | 第22-27页 |
·色彩和造型勾画出的象征 | 第23-25页 |
·客观记录中潜藏着的象征 | 第25-26页 |
·揭示人物内心情绪的象征 | 第26-27页 |
·镜头表现永远的话题——情感表达 | 第27-33页 |
·突出细节的变化,长镜头中散发人情味 | 第28-30页 |
·捕捉瞬间细节,特写镜头引发出情感 | 第30-33页 |
第三章 康建宁作品的叙事特点 | 第33-45页 |
·“限制性”叙事视角的转变 | 第33-36页 |
·向限制性叙事视角过渡的旁知视角 | 第33-34页 |
·与记录对象视野保持一致的限制性叙事视角 | 第34-35页 |
·叙述者介入的限制性叙事视角 | 第35-36页 |
·“展示性”叙事方式的发展 | 第36-40页 |
·从讲述性叙事方式向展示性叙事方式的过渡 | 第36-38页 |
·展示性叙事方式的呈现和突破 | 第38-39页 |
·展示性叙事方式的回归 | 第39-40页 |
·“板块式”叙事结构的运用 | 第40-45页 |
·突显主题的并列式板块结构 | 第41-42页 |
·穿插于阶梯递进式中的板块结构 | 第42-43页 |
·呈现事件变化的递进式板块结构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康建宁作品的人文精神 | 第45-50页 |
·关注“边缘人” | 第45-47页 |
·“物质”向“精神”的升华 | 第47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