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工程论文--农田水利论文--灌溉制度与管理论文

树状灌溉管网布置与管径同步优化模型和算法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管道输水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国外发展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发展概况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存在的问题第14页
   ·灌溉管网系统优化研究的内容及重要性第14-15页
   ·灌溉管网优化研究进展第15-19页
     ·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新型优化设计算法的研究进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·优化设计相关软件的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  ·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加快基于多种优化算法的灌溉管网优化方法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完善系统评价目标第20页
     ·拓宽灌溉管网优化研究领域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制方便易用的多功能、集成化灌溉管网设计软件第21-22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 遗传算法原理与MATLAB 工具箱第24-38页
   ·引言第24页
   ·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第24-25页
   ·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第25-30页
     ·编码/解码第25-26页
     ·适应度函数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·遗传操作第27-30页
     ·约束条件的处理第30页
     ·遗传算法的终止条件第30页
   ·遗传算法的特点第30-32页
   ·MATLAB 遗传算法工具箱简介第32-36页
     ·GAOT 工具箱第32-33页
     ·gatbx 工具箱第33-36页
     ·GADS 工具箱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三章 灌溉管网水力计算及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第38-46页
   ·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类型与组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类型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第39页
   ·管网规划布置第39-40页
   ·树状管网水力计算第40-42页
     ·确定管网水力计算的控制点第40页
     ·确定管网水力计算的线路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确定管段流量第41页
     ·各管段管径以及水头损失计算第41-42页
   ·树状管网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第42-45页
     ·线性规划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规划模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动态规划模型第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 基于遗传算法的树状灌溉管网同步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第46-60页
   ·引言第46-47页
   ·树状灌溉管网同步优化程序的基本步骤第47-48页
   ·同步优化整数编码方法第48-52页
     ·同步优化布置段设计第48-51页
     ·同步优化管径段设计第51页
     ·同步优化编码小结第51-52页
   ·目标函数与适应度函数设计第52-53页
   ·水流路径与流量矩阵推求及参数解码方法第53页
   ·遗传算子设计及模型性能对比与实例仿真计算第53-59页
     ·遗传算子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管网同步优化与分步优化模型性能对比第54-56页
     ·管网同步优化实例仿真计算第56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 树状灌溉管网同步优化软件的研制第60-77页
   ·VB 与MATLAB 混合编程第60-64页
     ·借助DDE 技术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借助ActiveX 部件第61-63页
     ·编译M 文件第63页
     ·将MATLAB 函数转换为VB 可用的DLL第63页
     ·引入MatrixVB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几种方法的对比与选用第64页
   ·VB 与AUTOCAD 混合编程第64-69页
     ·AutoCAD 简介第64-66页
     ·VB 与AutoCAD 混合编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支持第66-67页
     ·VB 与AutoCAD 编程设计方法第67-69页
   ·同步优化软件的实现第69-76页
     ·同步优化软件的原理第69页
     ·软件的VB 与MATLAB 链接部分第69-70页
     ·软件的VB 与AutoCAD 链接部分第70-7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77-80页
   ·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第77-78页
   ·仍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4页
致谢第84-85页
作者简介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东江流域农村饮用水源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及水质污染现状调查
下一篇:渠水滴灌系统漏斗排沙池设计原理与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