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特色和创新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 | 第13-19页 |
·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实践指导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按劳分配与收入差距的客观性 | 第13页 |
·按劳分配与效率优先 | 第13-14页 |
·共同富裕 | 第14页 |
·西方学者的收入分配衡量指标及其借鉴意义 | 第14-16页 |
·基尼系数 | 第14-15页 |
·西蒙库兹涅茨的“倒U理论” | 第15页 |
·恩格尔系数 | 第15-16页 |
·借鉴与反思 | 第16-19页 |
·基尼系数具有积极意义,但也有理论局限 | 第16-17页 |
·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“倒 U型理论” | 第17页 |
·恩格尔定律及系数的局限性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化及其影响 | 第19-25页 |
·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化 | 第19-23页 |
·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状况回顾 | 第19页 |
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分析 | 第19-23页 |
·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| 第23-25页 |
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,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| 第23-24页 |
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,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| 第24-25页 |
第四章 我国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探析 | 第25-40页 |
·农业、农村、农民自身原因 | 第25-28页 |
·农业的产业弱质性 | 第25-26页 |
·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| 第26-27页 |
·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| 第27页 |
·农业主体素质低 | 第27-28页 |
·历史上的政策偏袒与制度运行惯性 | 第28-31页 |
·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与工农业产品“剪刀差” | 第28-29页 |
·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| 第29-31页 |
·改革成果的分享城乡存在差异 | 第31-36页 |
·城乡改革纵深的程度不同 | 第31-32页 |
·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 | 第32-34页 |
·教育资源分配在城乡间存在较大差异 | 第34-36页 |
·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较弱 | 第36-40页 |
·我国政府财政支农的概况 | 第36-38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的对策 | 第40-50页 |
·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,创造农民增收的内生环境 | 第40-43页 |
·农业保护的国际经验 | 第40-41页 |
·完善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| 第41-43页 |
·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,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| 第43-45页 |
·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意义 | 第43-44页 |
·构建城乡平等统一的就业机制 | 第44-45页 |
·尽快完善适合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,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| 第45-47页 |
·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 | 第45-46页 |
·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规范化建设 | 第46页 |
·从农村实际出发,因地制宜,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规划 | 第46-47页 |
·大力发展农村教育,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| 第47-50页 |
·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| 第47页 |
·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,培育新型农民 | 第47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