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导言 | 第11-13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二、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金融控股公司及其关联交易概述 | 第13-20页 |
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分析 | 第13-16页 |
一、金融控股公司之定义 | 第13-15页 |
二、金融控股公司之特征 | 第15-16页 |
(一) 控股母公司对各子公司实施股权控制 | 第15页 |
(二) 以金融业务为主导,实施多元化经营 | 第15-16页 |
(三) 实施跨行业经营,发生复杂法律关系 | 第16页 |
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界定 | 第16-20页 |
一、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概念 | 第16-18页 |
(一) 关联交易之认定 | 第16-17页 |
(二)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概念 | 第17-18页 |
二、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特征 | 第18-20页 |
(一) 关联交易的主体地位不平等 | 第18页 |
(二) 关联交易的客体具有多样性 | 第18-19页 |
(三) 关联交易具有隐蔽性 | 第19页 |
(四) 关联交易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或者规避风险 | 第19页 |
(五) 关联交易的潜在危害性大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之理论基础 | 第20-28页 |
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之必要性分析 | 第20-24页 |
一、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产生根源 | 第20页 |
二、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消极价值 | 第20-24页 |
(一) 可能积聚和传递风险 | 第21-22页 |
(二) 可能导致利益冲突 | 第22-23页 |
(三) 可能违反市场公平竞争,损害他方利益 | 第23页 |
(四) 可能削弱财务及信息之透明度 | 第23-24页 |
(五) 逃避监管 | 第24页 |
第二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目标和原则 | 第24-28页 |
一、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目标 | 第24-25页 |
(一) 寻求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的合理平衡 | 第24-25页 |
(二) 确保经营决策的客观性 | 第25页 |
(三) 保护客户和公众的利益 | 第25页 |
二、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原则 | 第25-28页 |
(一) 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相结合原则 | 第26页 |
(二) 适度监管原则 | 第26-27页 |
(三) 信息披露原则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对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进行法律监管之国际经验 | 第28-33页 |
第一节 主要国家(地区)和国际组织之规定 | 第28-31页 |
一、美国对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法律规定 | 第28-29页 |
(一)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体制之规定 | 第28-29页 |
(二) 对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内容之规定 | 第29页 |
二、欧盟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法律规制 | 第29-30页 |
(一) 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之界定 | 第29-30页 |
(二) 对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定义及具体监管措施的之规定. | 第30页 |
三、巴塞尔联合论坛对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法律规定 | 第30-31页 |
(一) 对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原则之确立 | 第30-31页 |
(二) 对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形式及监管机构的权责之规定 | 第31页 |
第二节 国际监管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 | 第31-33页 |
一、完善对于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立法体系 | 第31-32页 |
二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| 第32页 |
三、组建健全的外部监管体系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立法制度之完善 | 第33-44页 |
第一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立法现状及存在之问题 | 第33-35页 |
一、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立法现状 | 第33-34页 |
二、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存在之问题 | 第34-35页 |
(一) 缺乏专门的立法 | 第34页 |
(二)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 | 第34-35页 |
(三) 缺乏积极的行业自律 | 第35页 |
第二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之法律体系之完善 | 第35-36页 |
一、制订统一的《金融控股公司管理条例》 | 第35-36页 |
二、修订整合其他涉及关联交易的法律 | 第36页 |
第三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制度之构建 | 第36-44页 |
一、建立和完善针对关联交易之内部控制制度 | 第36-38页 |
(一) 确立对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风险的审核机制 | 第37页 |
(二)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| 第37页 |
(三) 明确关联交易的授予程序 | 第37-38页 |
(四) 对涉及关联交易内控制度的监管 | 第38页 |
二、构建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8-41页 |
(一) 确定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主体和接受主体 | 第39页 |
(二) 确定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内容 | 第39-40页 |
(三) 确定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方式和程序 | 第40-41页 |
(四) 强化信息披露主体的法律责任 | 第41页 |
三、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之外部监管体制 | 第41-44页 |
(一) 确立功能性监管为主、机构性监管为辅的监管框架,明确主监管机构 | 第41-42页 |
(二) 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的“防火墙”制度 | 第42-43页 |
(三) 建立违反关联交易规定的处罚措施 | 第43页 |
(四) 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之加重责任制度 | 第43页 |
(五) 加强金融行业自律监督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9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