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8页 |
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5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35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域环境特征与研究方法 | 第35-42页 |
·研究区环境特征 | 第35-37页 |
·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| 第37-40页 |
·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上海市道路灰尘PGEs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 | 第42-67页 |
·引言 | 第42页 |
·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| 第42-48页 |
·空间分布特征 | 第48-55页 |
·空间分布影响机制 | 第55-62页 |
·PGEs来源分析 | 第62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四章 上海市道路灰尘PGEs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 | 第67-87页 |
·引言 | 第67页 |
·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| 第67-70页 |
·季节变化 | 第70-82页 |
·年际变化 | 第82-85页 |
·小结 | 第85-87页 |
第五章 典型道路灰尘PGEs富集特征 | 第87-99页 |
·引言 | 第87页 |
·上海城市道路功能分级 | 第87-89页 |
·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| 第89-91页 |
·典型道路灰尘PGEs富集特征 | 第91-97页 |
·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六章 道路灰尘PGEs地表累积过程及影响机制 | 第99-111页 |
·引言 | 第99页 |
·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| 第99页 |
·灰尘累积过程 | 第99-101页 |
·天气特征对PGEs累积的影响 | 第101-103页 |
·源汇演变机制 | 第103-105页 |
·PGEs累积过程 | 第105-110页 |
·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第七章 道路灰尘PGEs粒径效应 | 第111-117页 |
·引言 | 第111页 |
·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| 第111页 |
·PGEs粒径效应 | 第111-112页 |
·同类研究比较 | 第112-114页 |
·与重金属粒径效应比较 | 第114-115页 |
·小结 | 第115-117页 |
第八章 PGEs的迁移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 | 第117-138页 |
·引言 | 第117页 |
·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| 第117-118页 |
·PGEs在道路灰尘-雨水口-受纳水体间的迁移循环 | 第118-121页 |
·PGEs在道路灰尘-土壤-植物间的迁移转化 | 第121-127页 |
·PGEs迁移循环系统框架图的建立 | 第127-132页 |
·迁移转化过程中PGEs比例的变化 | 第132-136页 |
·小结 | 第136-138页 |
第九章 PGEs人为污染程度评价及防治措施 | 第138-155页 |
·灰尘PGEs富集水平和人为污染程度评价 | 第138-143页 |
·土壤PGEs富集水平和人为污染程度评价 | 第143-148页 |
·植物PGEs富集水平 | 第148-151页 |
·PGEs防治对策 | 第151-153页 |
·小结 | 第153-155页 |
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55-158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55-15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56-1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8-174页 |
参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| 第174-175页 |
致谢 | 第1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