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单视图的摄像机标定及其应用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·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摄像机标定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4页 |
·摄像机模型 | 第15-19页 |
·投影几何 | 第15-16页 |
·坐标系 | 第16-17页 |
·线性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非线性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消失点和消失线 | 第19-21页 |
·消失点 | 第19-21页 |
·消失线 | 第21页 |
·单应矩阵 | 第21-22页 |
·绝对二次曲线和圆环点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基于标定物的摄像机标定 | 第24-39页 |
·基于三维标定物的标定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直接线性法(DLT) | 第25-26页 |
·利用透视投影矩阵的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基于二维标定物的标定方法 | 第28-33页 |
·基本投影方程 | 第28-29页 |
·单应矩阵求解 | 第29-30页 |
·对内部参数的约束 | 第30-31页 |
·标定参数求解 | 第31-33页 |
·基于一维标定物的标定方法 | 第33-38页 |
·算法思想 | 第34-35页 |
·算法实现 | 第35-37页 |
·标定参数求解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基于几何约束的摄像机标定 | 第39-46页 |
·平行四边形的不变量和射影性质 | 第39-42页 |
·平行四边形的不变量 | 第39-40页 |
·平行四边形的射影 | 第40-42页 |
·平行六面体的不变量和射影性质 | 第42-43页 |
·平行六面体的不变量 | 第42页 |
·平行六面体的射影 | 第42-43页 |
·基于平行四边形的标定 | 第43-45页 |
·算法实现 | 第43-45页 |
·标定参数求解 | 第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摄像机现场标定及应用 | 第46-60页 |
·现场标定的摄像机模型 | 第46-48页 |
·垂直方向消失点和水平方向消失线 | 第48-51页 |
·垂直方向消失点的优化 | 第48-50页 |
·水平方向消失线的优化 | 第50-51页 |
·三个垂直方向消失点的确定 | 第51-52页 |
·消失点的几何性质 | 第51-52页 |
·消失点确定 | 第52页 |
·摄像机内外参的确定 | 第52-55页 |
·内参和旋转矩阵的确定 | 第52-54页 |
·摄像机安装高度的确定 | 第54-55页 |
·目标垂直高度求解 | 第55-59页 |
·位于地面垂直目标高度的测量 | 第56-57页 |
·位于空中垂直目标高度的测量 | 第57-59页 |
·尺度因子的求解 | 第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0-70页 |
·模拟仿真 | 第60-65页 |
·数据归一化 | 第60-61页 |
·采样点数目 | 第61-62页 |
·采样点分布 | 第62-63页 |
·摄像机内外参数 | 第63-65页 |
·地面和空中目标垂直高度 | 第65页 |
·实际数据仿真 | 第65-69页 |
·室外图像测试 | 第66-67页 |
·室内图像测试 | 第67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附录A | 第77-80页 |
附录B | 第80-82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