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量子计算绪论 | 第10-20页 |
·量子计算发展简史 | 第11-12页 |
·量子比特和量子特性 | 第12-15页 |
·如何实现量子计算? | 第15-18页 |
·本文的结构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量子计算模式 | 第20-46页 |
·基于逻辑网络的量子计算模式 | 第20-22页 |
·基于整体控制的量子计算模式 | 第22-26页 |
·绝热量子计算模式 | 第26-29页 |
·One-way量子计算模式 | 第29-37页 |
·Cluster state | 第30-31页 |
·单量子比特测量和前馈 | 第31-33页 |
·物理量子比特、逻辑量子比特和等效逻辑网络 | 第33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7页 |
·使用液体核磁共振技术模拟one-way量子计算 | 第37-46页 |
·理论部分 | 第37-4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0-44页 |
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3章 基于掺杂富勒烯的量子计算 | 第46-78页 |
·掺杂富勒烯量子计算研究进展 | 第47-61页 |
·基本物理单元——qubit | 第47-49页 |
·量子比特的初始化 | 第49-52页 |
·驰豫性质 | 第52-53页 |
·普适量子逻辑门 | 第53-54页 |
·单自旋读出 | 第54-56页 |
·可扩展性 | 第56-60页 |
·小结 | 第60-61页 |
·普适量子逻辑门方案 | 第61-69页 |
·物理系统 | 第61-63页 |
·U_(SWAP)~(SI)和U_(SWAP)~(SS) | 第63-64页 |
·两量子比特逻辑门 | 第64-66页 |
·讨论 | 第66-67页 |
·应用:基于掺杂富勒烯的one-way量子计算 | 第67-69页 |
·以电子自旋为辅助的可扩展掺杂富勒烯量子计算方案 | 第69-74页 |
·掺杂富勒烯系综的自旋量子态重构技术 | 第74-78页 |
第4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6页 |
附录A 自旋1/2粒子的动力学演化 | 第86-90页 |
A.1 自旋1/2的角动量算符 | 第86页 |
A.2 自旋1/2的动力学演化 | 第86-90页 |
附录B 自旋3/2粒子的动力学演化 | 第90-92页 |
B.1 自旋3/2的角动量算符 | 第90页 |
B.2 自旋3/2的动力学演化 | 第90-92页 |
附录 C~(15)N/~(31)P@C_(60)系综自旋量子态重构的Mathematica程序 | 第92-96页 |
致谢 | 第96-9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8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