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50页 |
·白光发光二极管(LED)概述 | 第13-19页 |
·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原理及其发展简史 | 第13-15页 |
·白光LED的技术现状和可行的技术方案 | 第15-19页 |
·LED用荧光粉的研究进展(主要针对稀土氧化物基荧光粉) | 第19-27页 |
·蓝光LED芯片激发的荧光粉 | 第19-21页 |
·黄色荧光粉 | 第19-20页 |
·红色荧光粉 | 第20-21页 |
·绿色荧光粉 | 第21页 |
·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的荧光粉 | 第21-27页 |
·蓝色荧光粉 | 第22页 |
·绿色荧光粉 | 第22-23页 |
·红色荧光粉 | 第23-24页 |
·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 | 第24-27页 |
·硅酸盐基LED用荧光粉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| 第27-35页 |
·硅酸盐的结构特点 | 第27-28页 |
·LED用硅酸盐基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| 第28-35页 |
·被蓝光LED芯片激发的硅酸盐基荧光粉 | 第28-30页 |
·被近紫外光LED芯片激发的硅酸盐基荧光粉 | 第30-35页 |
·白光LED用稀土荧光粉的发光机理 | 第35-36页 |
·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| 第36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50页 |
第二章 实验 | 第50-56页 |
·样品的制备 | 第50-53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51页 |
·样品的制备方法 | 第51-53页 |
·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| 第53-55页 |
·XRD | 第53页 |
·UV光谱 | 第53页 |
·UV-VIS吸收-反射光谱 | 第53-54页 |
·量子效率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6页 |
第三章 稀土激活的一维链状结构Sr_2CeO_4基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在NUV激发下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56-86页 |
·引言 | 第56-58页 |
·颜色可调谐Sr_2CeO_4:Sm~(3+)的合成及其近紫外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58-64页 |
·引言 | 第5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8-5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4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Sr_(2-x)CeO_4:xSm~(3+)样品的NUV发光特性 | 第60-64页 |
·Sr_(2-y)Ce_(1-x)Ti_xO_4:yEu~(3+)(0≤x≤0.03,0.005≤y≤0.10)的合成及其近紫外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64-76页 |
·引言 | 第64-6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5-76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65-68页 |
·Sr_(2-y)Ce_(1-x)Ti_xO_4:yEu~(3+)(0≤x≤0.03,0.005≤y≤0.10)样品的NUV发光特性 | 第68-76页 |
·Sr_2(Ce_(1-x)Ti_x)O_4(0≤x≤0.03)样品的发光特性 | 第68-72页 |
·Sr_(2-y)Ce_(0.99)Ti_(0.01)O_4:yEu~(3+)(0.005≤y≤0.10)样品的发光特性 | 第72-76页 |
·Sr_2CeO_4:Eu~(3+),Sm~(3+)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的研究 | 第76-81页 |
·引言 | 第76-7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7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7-81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Sr_(1.85)CeO_4:0.05Eu~(3+),0.1Sm~(3+)样品的NUV发光特性 | 第78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第四章 Ca_2Al_2SiO_7:RE(RE=Ce~(3+),Tb~(3+);Dy~(3+);Eu~(3+);Eu~(2+))的合成及其在NUV激发下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86-122页 |
·引言 | 第86-87页 |
·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Ca_2Al_2SiO_7:Ce~(3+),Tb~(3+)的合成及其近紫外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87-96页 |
·引言 | 第87-8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8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8-96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88-89页 |
·Ca_2Al_2SiO_7:Ce~(3+),Tb~(3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89-96页 |
·单一离子掺杂白光荧光粉Ca_2Al_2SiO_7:Dy~(3+)的合成及其在NUV激发下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96-102页 |
·引言 | 第96-9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9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7-102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97-98页 |
·Ca_(2-x)Al_2SiO_7:XDy~(3+)(0.005≤x≤0.09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98-102页 |
·Eu~(3+)掺杂Ca_2Al_2(Si,Mo)O_7和Ca_2Al_2Si_(1+x)O_(7+2x)(0.05≤x≤0.3)的合成及其在NUV激发下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102-109页 |
·引言 | 第102-10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0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3-109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03-104页 |
·Ca_2Al_2(Si_(1-x)Mo_x)O_7:0.14Eu~(3+)(0.01≤x≤0.07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04-107页 |
·Ca_2Al_2Si_(1+x)O_(7+2x):0.14Eu~(3+)(0.05≤x≤0.2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07-109页 |
·Ca_(2-x)Al_2SiO_7:xEu~(2+)(0.005≤x≤0.05)的合成及其在NUV激发下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109-115页 |
·引言 | 第10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09-11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10-115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10-111页 |
·Ca_(2-x)Al_2SiO_7:xEu~(2+)(0.005≤x≤0.05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11-1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5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2页 |
第五章 NUV-LED用红色荧光粉Sr_2Al2(Si,Mo)O_7:Eu~(3+)和CaSrAl_2SiO_7:EU~(3+)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| 第122-140页 |
·引言 | 第122-123页 |
·Sr_2Al_2(Si,Mo)O_7:Eu~(3+)的合成及其NUV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123-132页 |
·引言 | 第123-12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2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24-132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24-126页 |
·Sr_2Al_2SiO_7基质单相制备条件的确定 | 第124-125页 |
·Sr_2Al_2(Si,Mo)O_7:Eu~(3+)系列样品的XRD分析 | 第125-126页 |
·Sr_2Al_2(Si,Mo)O_7:Eu~(3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26-130页 |
·Sr_(2-x)Al_2SiO_7:xEu~(3+)(0.02≤x≤0.26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26-128页 |
·Sr_(1.78)Al_2(Si_(1-y)Mo_y)O_7:0.22Eu~(3+)(0.01≤y≤0.04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28-129页 |
·电荷补偿对SASM发光性质的影响 | 第129-130页 |
·SASMNa的量子效率 | 第130-132页 |
·CaSrAl_2SiO_7:Eu~(3+)的合成及其NUV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132-137页 |
·引言 | 第13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32-13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33-137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33页 |
·CaSrAl_2SiO_7:Eu~(3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33-1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7-1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8-140页 |
第六章 CaAl_2Si_2O_8:RE(RE=Eu;Eu~(2+),Mn~(2+);Ce~(3+),Tb~(3+))的合成及其在NUV激发下发光性质的研究 | 第140-164页 |
·引言 | 第140-141页 |
·CaAl_2Si_2O_8:Eu的合成及其发光机理的研究 | 第141-146页 |
·引言 | 第141-14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42-146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42-143页 |
·Ca_(1-x)Al_2Si_2O_8:xEu的NUV发光特性及其发光机理研究 | 第143-146页 |
·CaAl_2Si_2O_8:Eu~(2+),Mn~(2+)的合成及其NUV激发下的发光性质 | 第146-152页 |
·引言 | 第146-147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4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47-152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47-148页 |
·CaAl_2Si_2O_8:Eu~(2+),Mn~(2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48-152页 |
·CaAl_2Si_2O_8:Ce~(3+),Tb~(3+)的合成及其在NUV激发下的发光性质 | 第152-159页 |
·引言 | 第15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5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52-159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52-153页 |
·CaAl_2Si_2O_8:Ce~(3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53-156页 |
·CaAl_2Si_2O_8:Ce~(3+),Tb~(3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56-1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9-1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0-164页 |
第七章 新型荧光粉BaMg_2Si_2O_7:Eu~(2+),Mn~(2+)、Mg_2SiO_4:RE(RE=Eu~(3+),Eu~(2+))和SrZrSi_2O_7:RE(RE=Ce~(3+),Tb~(3+),Eu~(3+),Dy~(3+))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| 第164-191页 |
·BaMg_2Si_2O_7:Eu~(2+),Mn~(2+)的合成及其NUV发光性质研究 | 第164-17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6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65-172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65-168页 |
·BaMg_2Si_2O_7基质单相制备条件的确定 | 第165-167页 |
·Ba_(0.97)Mg_(2-y)Si_2O_7:0.03Eu~(2+),yMn~(2+)系列样品的XRD分析 | 第167-168页 |
·Ba_(0.97)Mg_(2-y)Si_2O_7:0.03Eu~(2+),yMn~(2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68-172页 |
·结论 | 第172页 |
·Mg_2SiO_4:RE(RE=Eu~(3+),Eu~(2+))的合成及其NUV发光性质研究 | 第172-18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7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73-180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73-176页 |
·Mg_2SiO_4基质单相制备条件的确定 | 第173-175页 |
·稀土掺杂样品Mg_2SiO_4:Eu~(2+)/Eu~(3+)的XRD分析 | 第175-176页 |
·Mg_2SiO_4:Eu~(2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76-177页 |
·Mg_2SiO_4:Eu~(3+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77-180页 |
·结论 | 第180-181页 |
·SrZrSi_2O_7:RE(RE=Ce~(3+),Tb~(3+),Eu~(3+),Dy~(3+))的合成及其NUV发光性质研究 | 第181-188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181-18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82-187页 |
·物相分析 | 第182-183页 |
·SrZrSi_2O_7:RE(RE=Ce~(3+),Tb~(3+),Eu~(3+),Dy~(3+))的NUV发光特性 | 第183-187页 |
·结论 | 第187-1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8-191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91-195页 |
·结论 | 第191-194页 |
·展望 | 第194-195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95-196页 |
致谢 | 第1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