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祖谦“易学三书”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7页 |
目錄 | 第7-9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成果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吕祖谦生平簡述及易著考略 | 第13-19页 |
一、生平简述 | 第13-14页 |
二、易學著述考略 | 第14-19页 |
第二章 《古周易》研究 | 第19-61页 |
一、宋代疑经的问题 | 第19-26页 |
二、《四库》本《古周易》考辨 | 第26-37页 |
(一) 《四庫》本《古周易》撰者考 | 第27-28页 |
(二) 《四庫》本《古周易》内容考 | 第28-33页 |
(三) 二吕之书無暗合考 | 第33-37页 |
三、各家考訂"古易"共同的得失 | 第37-42页 |
(一) 各家共同之失 | 第37-41页 |
(二) 各家共同之得 | 第41-42页 |
四、二吕之卓識 | 第42-50页 |
五、吕祖謙《古周易》的影响 | 第50-61页 |
(一) 对《本义》的影響 | 第50-56页 |
(二) 对後世的影響 | 第56-61页 |
第三章 《古易音训》研究 | 第61-89页 |
一、校勘《经典释文》 | 第62-74页 |
(一) 《音训》引文的价值 | 第62-71页 |
(二) 晁說補证的價值 | 第71-74页 |
二、晁氏《古周易》佚文 | 第74-86页 |
(一)、晁氏定古字的方法 | 第74-78页 |
(二)、晁氏之說的價值 | 第78-83页 |
(三)、晁氏订字的失误 | 第83-86页 |
三、《音训》编纂原則及影响 | 第86-89页 |
第四章 《周易擊辞精义》研究 | 第89-101页 |
一、《精义》的不足之處 | 第90-94页 |
二、《精义》的取拾標準 | 第94-95页 |
三、《精义》的學術價值 | 第95-101页 |
第五章 结論 | 第101-103页 |
附錄一、《古易音训》校勘記 | 第103-113页 |
附錄二、《经典释文》校勘記 | 第113-133页 |
附缘三、晁說之《古周易》辑佚 | 第133-159页 |
附錄四、《周易繫辭精义》诸家佚文考略 | 第159-1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9-177页 |
攻读學位期間承担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| 第177-179页 |
致谢 | 第179-18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81-1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