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情节的叙事迷雾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2页 |
2 情节观念的变迁 | 第12-22页 |
·古代的情节观 | 第12-13页 |
·西方古代情节观 | 第12-13页 |
·中国古代的情节观 | 第13页 |
·近现代的情节观 | 第13-16页 |
·高尔基情节观 | 第14-15页 |
·福斯特的情节观 | 第15页 |
·我国现代情节观 | 第15-16页 |
·结构主义情节观 | 第16-19页 |
·故事层面下的情节 | 第17-18页 |
·“话语”层次的情节观 | 第18-19页 |
·情节观之间的通与变 | 第19-22页 |
3 情节设置原因探究 | 第22-37页 |
·哲学研究的转向对情节设置的影响 | 第22-29页 |
·中国哲学发展对情节设置的影响 | 第22-25页 |
·西方哲学研究对情节设置的影响 | 第25-29页 |
·社会文化心理对情节设置的影响 | 第29-35页 |
·社会文化心理对我国叙事文学的促进作用 | 第30-32页 |
·社会文化心理对西方叙事文学发展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·误读对情节设置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4 情节设置的新动向 | 第37-44页 |
·情节的意蕴化 | 第37-40页 |
·情节的极端化 | 第40-42页 |
·情节设置新动向的理论支撑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因果关系链的破裂 | 第42-43页 |
·时空观的转变 | 第43-44页 |
5 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