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--以成都市区为例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-14页 |
| 1 绪论 | 第14-20页 |
| ·研究缘起及背景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缘起 | 第14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15-16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的重要性 | 第15页 |
| ·公共艺术的迫切性 | 第15-16页 |
| ·相关研究与实践 | 第16-17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| 第16页 |
| ·国内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 | 第17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 | 第17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的内容 | 第18页 |
| ·研究的框架 | 第18-20页 |
| 2 对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认知 | 第20-48页 |
| ·装饰、图案相关概念 | 第20-22页 |
| ·装饰的概念 | 第20页 |
| ·图案、传统装饰图案与纹样 | 第20-22页 |
| ·装饰和图案的类型与特性 | 第22-23页 |
| ·装饰的类型与特性 | 第22页 |
| ·装饰图案的内容与特性 | 第22-23页 |
| ·装饰在世界现代设计中的回归 | 第23-24页 |
| ·中国装饰艺术的渊源与发展 | 第24-34页 |
| ·渊源与发展 | 第24-27页 |
| ·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典型 | 第27-32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现代传承与更新的案例 | 第32-34页 |
| ·对公共艺术的认知 | 第34-40页 |
| ·公共艺术的概念 | 第34-35页 |
| ·公共艺术的类型与特征 | 第35-39页 |
| ·公共空间与场所精神 | 第39-40页 |
| ·现代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| 第40-42页 |
| ·国外现代公共艺术的渊源与发展 | 第40-41页 |
| ·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萌芽及发展 | 第41-42页 |
| ·对公共艺术的思考 | 第42-45页 |
| ·公共艺术的职能 | 第42-44页 |
| ·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问题 | 第44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8页 |
| 3 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共性 | 第48-66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形式共性 | 第48-59页 |
| ·人文元素对造型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| ·形式共性 | 第51-59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文化共性 | 第59-63页 |
| ·文化影响 | 第59-60页 |
| ·民族文化的共性 | 第60-62页 |
| ·地域文化的共性 | 第62-63页 |
| ·与人的互动 | 第63-64页 |
| ·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 | 第63页 |
| ·审美主体与公共艺术的互动关系 | 第63-64页 |
| ·小结 | 第64-66页 |
| 4 实例调研分析 | 第66-88页 |
| ·实例的概况与相关回顾 | 第66-67页 |
| ·成都概况 | 第66页 |
| ·成都公共艺术与装饰艺术的历史回顾 | 第66-67页 |
| ·调研计划 | 第67-68页 |
| ·调研选取的范围 | 第67页 |
| ·调研方式 | 第67-68页 |
| ·调研分析 | 第68页 |
| ·调研实践 | 第68-85页 |
| 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公共艺术 | 第68-75页 |
| ·街道的公共艺术 | 第75-79页 |
| ·广场的公共艺术 | 第79-82页 |
| ·文化风景区的公共艺术 | 第82-85页 |
| ·对调研结果的反思与总结 | 第85-86页 |
| ·对成都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的反思 | 第85-86页 |
| ·对成都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总结 | 第86页 |
| ·小结 | 第86-88页 |
| 5 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设计的结合运用 | 第88-110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的现代转换 | 第88-91页 |
| ·对统装饰图案造型元素的转换 | 第88-89页 |
| ·对统装饰图案精神的传承 | 第89-91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结合的设计原则 | 第91-93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 | 第93-106页 |
| ·“传承与更新”的设计含义 | 第93-94页 |
| ·“传承与更新”的创作手法 | 第94-99页 |
| ·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结合的实例分析 | 第99-106页 |
| ·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展望 | 第106-110页 |
| 6 结语 | 第110-112页 |
| 致谢 | 第112-11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4-116页 |
| 附录 | 第116页 |
|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