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主要简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| 第9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理论研究 | 第12-21页 |
1 缺血性心脏病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| 第12-15页 |
·IHD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2-13页 |
·IHD的药物防治现状 | 第13-15页 |
2 心肌缺血与氧化应激损伤 | 第15-17页 |
·氧化应激反应 | 第15页 |
·ROS在心肌缺血中的生成及作用 | 第15-17页 |
3 中医药学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 | 第17-19页 |
4 本研究课题的立题依据 | 第19-21页 |
实验研究 | 第21-34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1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2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22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2-28页 |
·主要药品试剂的配制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动物分组、模型建立、药物干预方案及样品采集 | 第23-24页 |
·10%、1%心肌组织匀浆的制备及考马斯亮兰蛋白测定 | 第24-25页 |
·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| 第25页 |
·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肌组织MDA的含量 | 第25-26页 |
·心肌组织病理切片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27-28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28-30页 |
·心肌组织总SOD活力、MDA含量检测结果 | 第28-29页 |
·心肌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| 第29-30页 |
4 讨论 | 第30-33页 |
·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| 第30-31页 |
·DAA-I及其合丹参素对心肌组织SOD、MDA影响的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DAA-I在心肌缺血中的治疗意义及临床应用前景 | 第32-33页 |
5 结论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7页 |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| 第37-38页 |
附图1 | 第38-39页 |
附图2 | 第39-40页 |
致谢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