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电纺丝法制备掺硅二氧化钛纤维及其光催化性能表征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| ·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 | 第12-14页 |
| ·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| 第14-16页 |
| ·晶型 | 第14-15页 |
| ·晶粒尺寸 | 第15-16页 |
| ·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| 第16页 |
| ·静电纺二氧化钛纤维的制备 | 第16-18页 |
| ·模板法 | 第17页 |
| ·无模板法 | 第17-18页 |
| ·静电纺二氧化钛纤维的改性 | 第18-20页 |
| ·过渡金属离子掺杂 | 第18页 |
| ·贵金属修饰 | 第18-19页 |
| ·非金属元素掺杂 | 第19页 |
| ·半导体复合 | 第19-20页 |
| ·静电纺二氧化钛纤维作为光催化剂的优劣 | 第20-23页 |
| ·与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比较 | 第20-21页 |
| ·与二氧化钛多孔薄膜比较 | 第21页 |
| ·与二氧化钛纤维比较 | 第21-22页 |
| ·静电纺TiO_2纤维毡的缺点及其改进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3-31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2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纺丝液的制备 | 第23页 |
| ·静电纺丝过程 | 第23页 |
| ·前驱体纤维的煅烧 | 第23-24页 |
| ·光催化降解实验 | 第24-25页 |
| ·测试与表征 | 第25-31页 |
| ·旋转粘度计测试 | 第25页 |
| ·流变测试 | 第25-27页 |
| ·TG-DSC 测试 | 第27页 |
| ·XRD 测试及数据处理 | 第27-28页 |
| ·SEM 测试 | 第28页 |
| ·氮气吸附测试 | 第28-30页 |
| ·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测试 | 第30-31页 |
| 第三章 纺丝液的制备及其可纺性研究 | 第31-46页 |
| ·引言 | 第31-32页 |
| ·反应条件对纺丝原液粘度与可纺性影响 | 第32-39页 |
| ·反应时间对纺丝原液粘度与可纺性的影响 | 第32-37页 |
| ·原料配比对纺丝原液粘度与可纺性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反应温度对纺丝原液粘度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掺杂硅后纺丝液的可纺性研究 | 第39-44页 |
| ·掺硅量对可纺性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| ·不同供液速率下硅掺杂对可纺性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| 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四章 硅掺杂对二氧化钛热分解及其结构的影响 | 第46-58页 |
| ·硅掺杂对前驱体纤维热分解与结晶温度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| ·烧成温度曲线的设定 | 第48-49页 |
| ·硅掺杂对二氧化钛纤维晶型转变与晶粒尺寸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| ·硅掺杂对二氧化钛纤维毡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的影响 | 第52-57页 |
| 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第五章 硅掺杂对二氧化钛纤维毡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58-64页 |
| ·光催化降解实验标准步骤的确定 | 第58-59页 |
| ·煅烧温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| 第59-64页 |
| 结论 | 第64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