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过程 | 第12-14页 |
·美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沿革与选用 | 第14-15页 |
·欧洲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沿革与选用 | 第15-16页 |
·智利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沿革与选用 | 第16-17页 |
·抗震设计规范对比研究现状 | 第17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20页 |
第二章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20-36页 |
·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 | 第20-23页 |
·我国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的演变 | 第20-21页 |
·中、美、欧及智利建筑抗震设防目标对比 | 第21-23页 |
·中国抗震设防目标 | 第21页 |
·美国抗震设防目标 | 第21-22页 |
·欧洲抗震设防目标 | 第22页 |
·智利抗震设防目标 | 第22-23页 |
·设防目标的对比 | 第23页 |
·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| 第23-33页 |
·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规则性要求的发展 | 第24-28页 |
·美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规则性的要求 | 第28-30页 |
·美国UBC97 的结构规则性 | 第28-29页 |
·美国IBC2006 的结构规则性 | 第29-30页 |
·欧洲规范Eurocode8 的结构规则性要求 | 第30-32页 |
·中、美、欧抗震规范结构规则性的对比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6页 |
第三章 抗震设计反应谱与地震作用计算 | 第36-72页 |
·抗震设计反应谱 | 第36-53页 |
·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抗震设计反应谱的演变 | 第36-42页 |
·美国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| 第42-44页 |
·欧洲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| 第44-47页 |
·智利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| 第47-49页 |
·中国、美国、欧洲和智利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对比 | 第49-53页 |
·地震作用计算 | 第53-69页 |
·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作用计算的发展和比较 | 第53-62页 |
·中、美、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地震作用计算的比较 | 第62-69页 |
·美国FEMA450 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欧洲Eurcode8 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| 第64-65页 |
·中、美、欧的地震作用算例比较 | 第65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2页 |
第四章 多层砌体房屋 | 第72-94页 |
·我国建筑抗震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部分规定的发展与对比 | 第72-89页 |
·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与高度限值 | 第72-78页 |
·多层砌体房屋的楼梯间设置 | 第78-80页 |
·多层砌体房屋的圈梁设置 | 第80-85页 |
·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柱设置 | 第85-89页 |
·中、美、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部分规定的对比 | 第89-93页 |
·多层砌体房屋的设防根据 | 第89-90页 |
·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| 第90-92页 |
·多层砌体房屋墙体尺寸的要求 | 第92-9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五章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| 第94-124页 |
·我国抗震规范对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部分规定的演变 | 第94-115页 |
·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高度限值 | 第94-96页 |
·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| 第96-98页 |
·框架结构的构造措施 | 第98-112页 |
·框架梁 | 第98-100页 |
·框架柱 | 第100-110页 |
·抗震墙 | 第110-112页 |
·抗震墙结构的构造措施 | 第112-114页 |
·框架-抗震墙结构的构造措施 | 第114-115页 |
·中、美、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部分规定的对比 | 第115-122页 |
·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划分 | 第115页 |
·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类型 | 第115-116页 |
·框架梁的构造措施 | 第116-118页 |
·框架柱的构造措施 | 第118-121页 |
·抗震墙的构造措施 | 第121-1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2-124页 |
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| 第124-128页 |
·结语 | 第124-126页 |
·展望 | 第126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30页 |
致谢 | 第130-13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