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2 黄河中游古渡的时空分布特征 | 第12-28页 |
·黄河及其中游概况 | 第12-14页 |
·黄河中游古渡的空间分布特征 | 第14-18页 |
·黄河中游古渡分布产生地域差异性的原因 | 第18-22页 |
·黄河中游古渡的时间分布特征 | 第22-25页 |
·黄河中游古渡分布产生时期差异性的因素 | 第25-28页 |
3 黄河中游若干典型古渡研究 | 第28-57页 |
·河曲主要津渡——西口古渡 | 第28-35页 |
·"西口古渡"和"走西口"的有关说明 | 第29页 |
·河曲人走西口的历史原因 | 第29-31页 |
·西口古渡是河曲人走西口的路线之一 | 第31-32页 |
·西口古渡在走西口中的历史作用 | 第32-35页 |
·临县主要古渡——碛口 | 第35-39页 |
·碛口的地理特征及其商业发展 | 第36-37页 |
·碛口为何自近代走向了衰弱 | 第37页 |
·碛口在历史上的多种作用 | 第37-39页 |
·永济主要古渡——蒲津渡 | 第39-44页 |
·蒲津桥的兴衰变迁 | 第39-41页 |
·影响蒲津渡兴衰的因素 | 第41-42页 |
·蒲津渡的价值和作用 | 第42-44页 |
·平陆主要古渡——茅津渡 | 第44-47页 |
·茅津渡的兴衰变迁 | 第44-46页 |
·茅津渡的价值和意义 | 第46-47页 |
·洛阳主要古渡——孟津古渡 | 第47-51页 |
·孟津古渡的地理概念 | 第47-49页 |
·孟津古渡的价值 | 第49-51页 |
·荥阳主要古渡——玉门古渡 | 第51-57页 |
·玉门古渡的历史地理概况 | 第51-53页 |
·玉门古渡的历史地理价值 | 第53-57页 |
4 黄河中游古渡的主要作用和若干价值 | 第57-64页 |
·黄河中游古渡的主要历史作用 | 第57-59页 |
·黄河中游古渡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| 第59-61页 |
·黄河中游津渡对当今发展旅游的启示 | 第61-64页 |
5 结语 | 第64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