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一 李锐悲剧情结的形成 | 第11-15页 |
(一) 悲剧与悲剧性 | 第11-12页 |
(二) 李锐悲剧情结的形成 | 第12-15页 |
1、苦难的经历 | 第13页 |
2、对苦难的反抗 | 第13-15页 |
二 李锐小说的悲剧形态 | 第15-25页 |
(一) 历史的悲剧—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| 第15-19页 |
(二) 命运的悲剧——无法摆脱的宿命 | 第19-22页 |
(三) 性格的悲剧——性格与愿望、环境的冲突 | 第22-25页 |
三 李锐小说的悲剧叙事策略 | 第25-36页 |
(一) 话语对峙——悲剧情境的对立呈现 | 第25-28页 |
1、权力话语 | 第25-27页 |
2、民众话语 | 第27-28页 |
(二) 多视角叙事——个体生命悲剧性体验的丰富表达 | 第28-34页 |
1、零焦点叙事 | 第29-30页 |
2、内焦点叙事 | 第30-33页 |
3、外焦点叙事 | 第33-34页 |
(三) 意象烘托——黄土意象、群山意象、黑夜意象对悲剧氛围的铺演 | 第34-36页 |
四 李锐小说的悲剧精神 | 第36-42页 |
(一) 不屈的反抗 | 第36-37页 |
(二) 死亡的超越 | 第37-39页 |
(三) 人性的光辉 | 第39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