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 | 第15-22页 |
·国内的信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| 第15-16页 |
·国际可信安全标准规范 | 第16-18页 |
·国际可信计算机网络标准与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网络仿真软件 | 第19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网络可信评估仿真模型 | 第22-35页 |
·网络可信评估测试模型构架的建立 | 第22-23页 |
·分析获取三种真实数据源,并建立数据库 | 第23-25页 |
·获取目标网络结点信息,建立特征指纹库 | 第23页 |
·建立测试用标准协议特征指纹库 | 第23-24页 |
·建立评估标准属性特征指纹库 | 第24-25页 |
·建立仿真网络实验环境 | 第25-28页 |
·建立目标网络拓扑结构 | 第25-26页 |
·设置网络结点数据 | 第26页 |
·设置网络通信数据包格式 | 第26-27页 |
·批量产生离散随机测试数据 | 第27-28页 |
·仿真环境自身可信性验证 | 第28页 |
·网络可信性评估方法 | 第28-34页 |
·网络可信评估标准级别 | 第28-30页 |
·网络可信度计算 | 第30页 |
·静态文档可信评估 | 第30-31页 |
·动态可信测试评估 | 第31-32页 |
·网络整体可信度测试评估 | 第32-33页 |
·网络可信性评测实验属性 | 第33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网络可信评估的仿真实验及分析 | 第35-44页 |
·网络可信评估实验模型设计 | 第35-42页 |
·网络通信完整性可信评估 | 第35-37页 |
·网络通信身份验证可信评估 | 第37-38页 |
·网络通信保密性-密码保护可信评估 | 第38-39页 |
·网络通信可控性-抗DDOS 攻击可信评估 | 第39-40页 |
·网络通信可用性-数据保护(抗病毒与恶意代码)可信评估 | 第40-41页 |
·网络通信可靠性-数据备份容灾可信评估 | 第41-42页 |
·网络可信性评估一次具体实现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