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4-19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急性白血病流行现状及影响 | 第14页 |
·化学疗法治疗现状及影响 | 第14-15页 |
·急性白血病生命质量评估的重要性 | 第15页 |
·急性白血病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| 第15-16页 |
·认知干预与肌松干预 | 第16-17页 |
·认知干预 | 第16-17页 |
·肌松干预 | 第17页 |
·理论框架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9-26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1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总体和样本 | 第19页 |
·纳入标准 | 第19-20页 |
·排除标准 | 第20页 |
·研究过程中的淘汰标准 | 第20页 |
·样本量的确定 | 第20页 |
·伦理原则 | 第20页 |
·研究工具 | 第20-22页 |
·一般情况问卷(见附录一) | 第20-21页 |
·心理评估工具及观察指标 | 第21-22页 |
·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(见附录二) | 第21页 |
·卡氏功能状态量表(见附录三) | 第21页 |
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(见附录四) | 第21页 |
·医学应对问卷(见附录五) | 第21-22页 |
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(见附录六) | 第22页 |
·心理干预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认知干预 | 第22-23页 |
·肌松干预 | 第23-24页 |
·干预方法与过程 | 第23页 |
·JD-2A简介 | 第23-24页 |
·认知肌松干预 | 第24页 |
·研究过程 | 第24页 |
·基线资料收集 | 第24页 |
·实施干预 | 第24页 |
·总结评价 | 第24页 |
·质量控制 | 第24-25页 |
·人员培训 | 第24-25页 |
·预调查 | 第25页 |
·问卷资料 | 第25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25页 |
·资料整理与分析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26-46页 |
·病例的流失情况 | 第26页 |
·一般人口学资料 | 第26页 |
·四组间的均衡性比较 | 第26-28页 |
·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| 第28-31页 |
·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现状 | 第28-29页 |
·总健康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总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| 第31页 |
·干预对生命质量总健康状况、自我效能感、应对方式、社会支持、病情缓解程度等的效果 | 第31-38页 |
·干预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四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 | 第38-39页 |
·干预前和干预后四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组间比较 | 第39-40页 |
·干预对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四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 | 第40-41页 |
·干预前和干预后四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组间比较 | 第41页 |
·干预对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四组患者应对方式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 | 第41-42页 |
·干预前和干预后四组患者应对方式得分组间比较 | 第42页 |
·干预对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四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 | 第42-43页 |
·干预前和干预后四组社会支持得分组间比较 | 第43-44页 |
·干预对患者病情缓解程度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四组患者病情缓解程度干预前后组内比较 | 第44页 |
·干预前和干预后四组患者病情缓解程度组间比较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46-53页 |
·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命质量 | 第46-47页 |
·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年龄 | 第47页 |
·KPS评分 | 第47-48页 |
·医护工作满意度 | 第48页 |
·不同干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 | 第48-52页 |
·不同干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不同干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干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不同干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不同干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病情缓解程度的影响 | 第52页 |
·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| 第52-53页 |
·避免信息偏倚 | 第52页 |
·增加随访测评 | 第52页 |
·扩大研究范围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2页 |
综述 | 第62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5页 |
附录一 | 第69-70页 |
附录二 | 第70-71页 |
附录三 | 第71-72页 |
附录四 | 第72-73页 |
附录五 | 第73-74页 |
附录六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