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一、选题动机及意义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三、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| 第10-11页 |
四、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关于山水情结 | 第14-28页 |
第一节 山水情结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山水画的兴起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发展中的隋唐山水画 | 第18-20页 |
第四节 高度成熟的五代、两宋山水画 | 第20-21页 |
第五节 抒情写意的元代山水画 | 第21-22页 |
第六节 流派纷呈的明清文人山水画 | 第22-23页 |
第七节 多元化的近现代山水画 | 第23-28页 |
第二章 当代中国油画风景中山水情结形成的背后 | 第28-42页 |
第一节 时代发展的呼唤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自然景观的魅力 | 第31-36页 |
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碰撞 | 第36-42页 |
一、近代西方艺术的发展 | 第39-40页 |
二、中国艺术家对山水情结的主体追求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山水情结对当代中国油画风景的影响脉络 | 第42-55页 |
第一节 传统山水文化的影响与山水情结的自觉表达 | 第42-45页 |
第二节 继承传统表达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 | 第45-48页 |
一、根植传统以抽象画风来传达山水情结的赵无极、朱德群 | 第46-47页 |
二、深爱故土以写意风格来表现山水情结的吴冠中、苏天赐 | 第47-48页 |
第三节 感悟自然抒发心中的山水情结 | 第48-50页 |
第四节 "南北宗论"及山水情结的地域性 | 第50-55页 |
一、南方的风景油画及代表画家 | 第52-53页 |
二、北方的风景油画及代表画家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当代中国油画风景中山水情结的升华 | 第55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
后记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