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青年、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青年、学生运动与组织论文--青年工作论文

农村“留守儿童”教育问题研究--以河南省舞钢市尚店镇为例

内容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 导论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1-12页
第2章 国内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2-16页
   ·关于留守儿童生活的研究第12页
   ·关于留守儿童学业的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·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的研究第14页
   ·对当前研究的评价第14-16页
第3章 社会环境下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第16-21页
   ·城市教育制度对留守儿童的"排斥"第16-19页
     ·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低下第17页
     ·文化屏障与社会歧视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投入制度不合理第18-19页
   ·乡村教育资源的短缺难以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第19页
   ·小结与原因探析第19-21页
第4章 学校环境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第21-29页
   ·学校生活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考试与"课堂暴力"第21页
     ·对立的师生关系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较为封闭的朋友圈第22-23页
   ·学业状况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学习目的:"只是想多学点知识"第23页
     ·成绩变化:趋向于中等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现代传媒的"入侵"第24-25页
   ·心理状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·敬与畏:留守儿童眼中的老师形象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欺侮与"忍"的心理学第26-27页
   ·小结与原因探析第27-29页
第5章 社区环境中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第29-34页
   ·社区因素对生活之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·邻里照顾与村委会之"缺位"第29页
     ·"惺惺相惜":朋友圈的交往第29-30页
   ·社区因素对学习之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·"外出热"与提前"自我淘汰"第30-31页
     ·"英雄"的缺位与学习动力的消散第31-32页
   ·社区因素对心理之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·"反抗"的心理学第32页
     ·孤独地"证明自我"第32-33页
   ·小结与原因探析第33-34页
第6章 家庭环境中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第34-40页
   ·家庭中的生活状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监护人的无力监护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家务劳动的时间占用第35页
   ·家庭中的学习状况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学习监督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家庭"话语暴力"第37页
   ·家庭生活中的心理状况第37-39页
     ·隔代监护中的情感交流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家庭"复原"的渴盼第38-39页
   ·小结与原因探析第39-40页
第7章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0-44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结论第40-41页
   ·政策建议第41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附录第46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--基于洪湖市L镇的实证调查
下一篇: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模式对安置区居民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