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种质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初级核心种质构建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8-15页 |
·葡萄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 | 第8-9页 |
·葡萄种质资源的应用 | 第9页 |
·直接应用 | 第9页 |
·间接应用 | 第9页 |
·葡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 | 第9-11页 |
·表型遗传多样性 | 第9-10页 |
·孢粉学水平遗传多样性 | 第10页 |
·细胞学水平遗传多样性 | 第10页 |
·生物化学水平遗传多样性 | 第10-11页 |
·核心种质建立的一般步骤 | 第11-13页 |
·核心种质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·核心种质建立的一般步骤 | 第12-13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调查指标及测定方法 | 第1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15-18页 |
第3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18-50页 |
·葡萄表型性状分布 | 第18-21页 |
·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| 第21-23页 |
·葡萄品种主要表型性状变异 | 第23-25页 |
·葡萄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| 第25-29页 |
·葡萄核心种质构建研究 | 第29-41页 |
·巨峰系初级核心种质筛选 | 第29-32页 |
·一层分组下各组取样量 | 第32-34页 |
·分组聚类法各组抽取核心种质 | 第34-38页 |
·逐步聚类取样法 | 第38-41页 |
·初选核心种质的组成与代表性 | 第41-48页 |
·不同方法下初选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| 第41-42页 |
·两种聚类方法下初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比较 | 第42-44页 |
·初选核心种质表型性状保留情况 | 第44-46页 |
·初选核心种质的多样性指数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中国野生及砧木葡萄重要种质 | 第48-50页 |
第4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50-53页 |
·结论 | 第50页 |
·讨论 | 第50-52页 |
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| 第50-51页 |
·取样策略的研究 | 第51页 |
·分组方法研究 | 第51页 |
·组内取样策略 | 第51页 |
·核心种质检验的讨论 | 第51-52页 |
·关于葡萄描述规范的讨论 | 第52-53页 |
·资源性状选择及调查注意事项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附录A 供试葡萄品种列表 | 第58-64页 |
附录B 葡萄表型性状调查表 | 第64-66页 |
附录C 葡萄部分表型性状示意图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