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2.3 文献综述小结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1.4.1 研究创新点 | 第17页 |
1.4.2 研究不足处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2.1 内部控制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2.1.1 内部控制的涵义 | 第18页 |
2.1.2 内部控制的要素 | 第18-19页 |
2.1.3 内部控制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2.2 内部会计控制概念界定 | 第20页 |
2.2.1 内部会计控制概念 | 第20页 |
2.2.2 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| 第20页 |
2.3 民办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概念界定 | 第20-22页 |
2.3.1 民办高校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3.2 民办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 | 第21页 |
2.3.3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异同 | 第21-22页 |
2.4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2-24页 |
2.4.1 博弈论 | 第22页 |
2.4.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2页 |
2.4.3 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4.4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W高校简介 | 第24-32页 |
3.1 W高校总体情况 | 第24-25页 |
3.2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| 第25-26页 |
3.3 W高校部分会计控制活动建设情况及现状小结 | 第26-32页 |
第4章 民办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| 第32-42页 |
4.1 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失效 | 第32-34页 |
4.1.1 未建立相应的总会计师制度 | 第32-33页 |
4.1.2 领导层内部会计控制意识薄弱 | 第33-34页 |
4.1.3 员工内部会计控制意识薄弱 | 第34页 |
4.2 财务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| 第34-36页 |
4.2.1 对外招生缺乏科学的风险预测评估能力 | 第35-36页 |
4.3 内部会计控制活动不到位 | 第36-39页 |
4.3.1 融资管理活动不到位 | 第36-37页 |
4.3.2 预算管理活动不到位 | 第37-39页 |
4.4 财务信息与沟通不流畅 | 第39页 |
4.4.1 信息公开面狭窄,财务信息披露不足 | 第39页 |
4.4.2 财务与各二级部门之间未能实现良好沟通 | 第39页 |
4.5 内部会计监督比较弱化 | 第39-42页 |
4.5.1 会计监督部门地位较低,权威性较弱 | 第40页 |
4.5.2 人员配备不足,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评价程度不够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民办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2-48页 |
5.1 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失效的原因分析 | 第42-44页 |
5.1.1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,控制环境不理想 | 第42-43页 |
5.1.2 薪酬体制不合理,制度执行人文环境不理想 | 第43页 |
5.1.3 民办高校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积极性不高 | 第43-44页 |
5.2 风险评估机制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44页 |
5.2.1 风险防范意识缺乏 | 第44页 |
5.2.2 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有待建立 | 第44页 |
5.3 会计控制活动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3.1 融资管理活动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3.2 预算管理活动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4 财务信息与沟通不流畅的原因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4.1 民办高校财务体制的开放程度不够 | 第46页 |
5.4.2 民办高校会计信息化基本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| 第46-47页 |
5.5 会计监督检查弱化的原因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5.1 民办高校的人事制度不健全 | 第47页 |
5.5.2 负责会计监督检查的职能部门独立性不高 | 第47-48页 |
第6章 完善我国民办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| 第48-60页 |
6.1 优化内部会计控制环境,提高全员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| 第48-50页 |
6.1.1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,优化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| 第48-50页 |
6.1.2 树立正确观念,提高全员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| 第50页 |
6.2 强化风险意识,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| 第50-52页 |
6.2.1 强化风险意识 | 第51页 |
6.2.2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| 第51-52页 |
6.3 做好顶层设计,开展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活动 | 第52-56页 |
6.3.1 提高自身综合实力,创造良好的内部融资环境 | 第52-53页 |
6.3.2 开拓多元化融资方式,保障融资渠道畅通稳定 | 第53-54页 |
6.3.3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| 第54-56页 |
6.4 加快会计信息披露步伐,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 | 第56-57页 |
6.4.1 构建“互联网+财务信息查询平台”,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 | 第56-57页 |
6.4.2 建立共享数据中心,实现职能部门之间有效沟通 | 第57页 |
6.5 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评价力度 | 第57-60页 |
6.5.1 保证会计监督部门的权威性 | 第58页 |
6.5.2 赋予内控法务部审计职权,配备适当的审计人员 | 第58-59页 |
6.5.3 建立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监督内部会计控制的新常态模式 | 第59-60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