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二章 绪论 | 第12-42页 |
1.1 选题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 异质形核行为研究进展 | 第14-30页 |
1.2.1 异质形核模型 | 第14-15页 |
1.2.2 界面结构 | 第15-22页 |
1.2.3 界面润湿角 | 第22-25页 |
1.2.4 过冷度 | 第25-27页 |
1.2.5 错配度和界面能之间的关系 | 第27-30页 |
1.3 Al熔体中的夹杂 | 第30-33页 |
1.3.1 Al熔体中的夹杂 | 第30-31页 |
1.3.2 利用夹杂形核 | 第31-32页 |
1.3.3 夹杂物形核有效性的判据 | 第32-33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33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42页 |
第二章 实装材料、设备与研究方法 | 第42-52页 |
2.1 实验材率 | 第42-45页 |
2.1.1 异质相基底 | 第42页 |
2.1.2 熔体成分设定 | 第42-44页 |
2.1.3 晶格错配度的计算 | 第44-45页 |
2.2 实验设备与装置 | 第45-46页 |
2.3 分析测试技术 | 第46-50页 |
2.3.1 金相观察 | 第46-47页 |
2.3.2 成分分析 | 第47页 |
2.3.3 相结构分析 | 第47页 |
2.3.4 透射电镜分析 | 第47页 |
2.3.5 同步辐射衍射实验 | 第47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第三章 基底晶格结构对异质形核行为的影响及热力学解释 | 第52-82页 |
3.1 引言 | 第52页 |
3.2 形核过冷度 | 第52-53页 |
3.3 Al与Al_2O_3的晶格错配度 | 第53-58页 |
3.4 Al与Al_3O_3的界面结构 | 第58-64页 |
3.4.1 (200)Al/(10(?)0)Al_3O_3 | 第59-60页 |
3.4.2 (200)Al/(10(?)1)Al_3O_3 | 第60-61页 |
3.4.3 (200)Al/(0001)Al_3O_3 | 第61-63页 |
3.4.4 (311)Al/(11(?)0)Al_3O_3 | 第63-64页 |
3.5 Al与Al_3O_3的能量错配模型 | 第64-76页 |
3.5.1 晶格畸变形核 | 第64-67页 |
3.5.2 自然错配位错形核 | 第67-70页 |
3.5.3 重合错配位错形核 | 第70-73页 |
3.5.4 堆垛层错形核 | 第73-75页 |
3.5.5 能量-错配模型预测形核过冷度 | 第75-7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第四章 合金元素对异质形核行为的影响 | 第82-108页 |
4.1 引言 | 第82-83页 |
4.2 形核过冷度 | 第83-85页 |
4.3 Al合金的择优生长取向和晶格参数 | 第85-89页 |
4.3.1 Al合金的择优生长取向 | 第85-86页 |
4.3.2 Al合金的晶格参数 | 第86-89页 |
4.4 Al合金与Al_2O_3的界面结构 | 第89-96页 |
4.4.1 Al合金/Al_2O_3的界面形貌 | 第89-92页 |
4.4.2 Al合金/Al_2O_3的高分辨界面结构 | 第92-93页 |
4.4.3 合金元素Cu对Al异质形核的影响 | 第93-96页 |
4.5 Al合金与Al_2O_3的界面错配度与形核过冷度 | 第96-104页 |
4.5.1 Al合金与Al_2O_3的界面错配度 | 第96-102页 |
4.5.2 Al合金与Al_2O_3的晶格错配度与形核过冷度的关系 | 第102-10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08页 |
第五章 Al及Al合金异质形核过程中的熔体结构变化 | 第108-127页 |
5.1 引言 | 第108页 |
5.2 纯Al液体“均匀形核”过程的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研究 | 第108-111页 |
5.3 Al_2O_3基底晶面取向对Al异质形核过程熔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| 第111-119页 |
5.3.1 (10(?)0)Al_2O_3基底对Al液滴异质形核过程熔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| 第111-114页 |
5.3.2 (0001)Al_2O_3基底对Al液滴异质形核过程熔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| 第114-117页 |
5.3.3 (10(?)0)和(0001)Al_2O_3上Al晶体择优取向分析 | 第117-119页 |
5.4 Cu对(10(?)0)Al_2O_3基底上Al异质形核过程熔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| 第119-121页 |
5.5 Al及Al合金熔体“均匀形核”和异质形核过程中熔体结构的变化 | 第121-12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23-12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5-12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27-129页 |
创新点 | 第129-13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| 第130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-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