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Ca2+、Mg2+对SBR工艺污泥硝化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来源第11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3 SBR工艺生物脱氮作用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SBR工艺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生物脱氮作用基本原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生物硝化的影响因素第13-14页
    1.4 金属离子对生物硝化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金属离子对酶活的影响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金属离子对生物硝化过程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 1.5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规律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传统分析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金属离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7页
    1.6 金属离子对EPS和污泥性质的影响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EPS的组成和结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EPS对生物絮凝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金属离子对EPS和生物絮凝的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1.7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
    1.8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1.9 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-28页
    2.1 实验装置第22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第24页
    2.4 污泥絮凝能力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2.5 EPS的提取和结构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EPS提取和测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第25页
    2.6 硝化反应速率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2.7 硝化菌活性测定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2.8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样品采集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样品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8.3 数据分析第27-28页
第3章 Ca~(2+)对污泥硝化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28-38页
    3.1 Ca~(2+)对污染物去除率和硝化菌活性的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Ca~(2+)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Ca~(2+)对氮去除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Ca~(2+)对硝化菌活性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3.2 Ca~(2+)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a~(2+)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Ca~(2+)对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3.3 Ca~(2+)对污泥EPS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Ca~(2+)对EPS组成的影响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Ca~(2+)对EPS结构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Ca~(2+)对污泥絮凝沉降性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Mg~(2+)对污泥硝化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38-49页
    4.1 Mg~(2+)对污染物去除率和硝化菌活性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Mg~(2+)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Mg~(2+)对氮去除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Mg~(2+)对硝化菌活性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4.2 Mg~(2+)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Mg~(2+)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Mg~(2+)对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Ca~(2+)、Mg~(2+)对微生物差异性的影响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4.3 Mg~(2+)对污泥EPS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Mg~(2+)对EPS组成的影响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Mg~(2+)对EPS结构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Mg~(2+)对污泥絮凝沉降性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污泥硝化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9-59页
    5.1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污染物去除率和硝化菌活性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氮去除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硝化菌活性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5.2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微生物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的影响第52-54页
    5.3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污泥EPS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EPS组成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EPS结构的影响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Ca~(2+)、Mg~(2+)共存对污泥絮凝沉降性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9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京津冀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仿生构型石墨烯/铝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