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引言 | 第12-13页 |
| 1 绪论 | 第13-19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| 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-14页 |
| 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| 1.3 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| 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6-19页 |
| 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| 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2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的相关概述 | 第19-25页 |
| 2.1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的内涵界定 | 第19-20页 |
| 2.1.1 课程 | 第19页 |
| 2.1.2 综合实训课程 | 第19-20页 |
| 2.1.3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 | 第20页 |
| 2.2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的独特性 | 第20-23页 |
| 2.2.1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与传统理论课程的区别 | 第21页 |
| 2.2.2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与其他公安类综合实训课程的区别 | 第21-22页 |
| 2.2.3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与专业内其他课程的支撑关系 | 第22-23页 |
| 2.3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逻辑路径与构成要素 | 第23-25页 |
| 2.3.1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逻辑路径 | 第23页 |
| 2.3.2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建设的构成要素 | 第23-25页 |
| 3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理性认识 | 第25-33页 |
| 3.1 调查问卷与分析 | 第25-27页 |
| 3.1.1 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25页 |
| 3.1.2 数据收集过程 | 第25页 |
| 3.1.3 数据的信效度检验 | 第25-27页 |
| 3.2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开设的合理性 | 第27-30页 |
| 3.2.1 警务实战化教育训练大背景的长远需要 | 第27-28页 |
| 3.2.2 新时代反恐维稳形势与基层执法业务的现实需求 | 第28页 |
| 3.2.3 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理论要求 | 第28-29页 |
| 3.2.4 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诉求 | 第29-30页 |
| 3.3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| 第30-33页 |
| 3.3.1 培养对象学习体验差 | 第30-31页 |
| 3.3.2 实战部门对本专业毕业生有更高的期待 | 第31页 |
| 3.3.3 授课教师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| 第31-33页 |
| 4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| 第33-47页 |
| 4.1 课程设计理念的三个缺乏 | 第33-34页 |
| 4.1.1 缺乏实战导向性 | 第33页 |
| 4.1.2 缺乏能力导向性 | 第33页 |
| 4.1.3 缺乏创新导向性 | 第33-34页 |
| 4.2 课程内容设置的三个不足 | 第34-37页 |
| 4.2.1 综合性不足,同质化严重 | 第35-36页 |
| 4.2.2 系统性不足,缺乏有效衔接 | 第36页 |
| 4.2.3 准备性不足,尚未建立专业综合实训典型案例库 | 第36-37页 |
| 4.3 课程教学计划的两个不合理 | 第37-40页 |
| 4.3.1 课程学时不合理 | 第37-39页 |
| 4.3.2 课程学期安排不合理 | 第39-40页 |
| 4.4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“两个流于” | 第40-41页 |
| 4.4.1 教学手段信息化流于形式 | 第40页 |
| 4.4.2 教学组织方法流于形式 | 第40-41页 |
| 4.5 课程师资力量未实现科学化配置 | 第41-44页 |
| 4.5.1 教师数量少,教学任务量超标 | 第41-42页 |
| 4.5.2 教师组成结构一元,缺乏外聘兼职教官 | 第42页 |
| 4.5.3 教师知识结构的限制 | 第42-43页 |
| 4.5.4 教师学历偏低,教授较少 | 第43-44页 |
| 4.6 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的“三个过于” | 第44-45页 |
| 4.6.1 过于关注终结性评价,忽视过程性评价 | 第45页 |
| 4.6.2 考核内容过于局限,考试方式简单粗放 | 第45页 |
| 4.6.3 评价主体过于单一,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| 第45页 |
| 4.7 校内实训软、硬件设施保障不到位 | 第45-46页 |
| 4.8 校外实习、第二课堂没有对接 | 第46-47页 |
| 5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有效策略 | 第47-57页 |
| 5.1 课程顶层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5.1.1 重塑课程定位 | 第47页 |
| 5.1.2 突出课程作用 | 第47页 |
| 5.1.3 拟定课程目标 | 第47-48页 |
| 5.2 课程开发 | 第48-52页 |
| 5.2.1 课程开发原则 | 第48-49页 |
| 5.2.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| 第49-51页 |
| 5.2.3 课程教学进度安排 | 第51-52页 |
| 5.3 课程实施 | 第52-54页 |
| 5.3.1 教学方法多样化 | 第52页 |
| 5.3.2 教学手段信息化 | 第52-53页 |
| 5.3.3 课程考核与评价 | 第53-54页 |
| 5.4 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| 第54-57页 |
| 5.4.1 师资队伍建设 | 第54-55页 |
| 5.4.2 教学环境与条件 | 第55-57页 |
|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| 附录 A 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课程本科生调查问卷 | 第62-65页 |
| 附录 B 《警务指挥与战术综合实训改革与创新研究》访谈提纲 | 第65-66页 |
| 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