铯原子47D态精细结构光谱测量
中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5-21页 |
1.1 里德堡原子简介 | 第15-16页 |
1.2 里德堡原子的探测手段 | 第16-19页 |
1.2.1 EIT光谱 | 第17-18页 |
1.2.2 俘获损耗(Traploss)光谱 | 第18-19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里德堡原子跃迁强度比测量的相关理论 | 第21-27页 |
2.1 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 | 第21-23页 |
2.2 里德堡阶梯三能级方程 | 第23-26页 |
2.2.1 里德堡EIT | 第25-26页 |
2.2.2 冷原子俘获损耗光谱 | 第2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实验装置 | 第27-43页 |
3.1 热原子实验装置 | 第27-33页 |
3.1.1 里德堡EIT实验平台的搭建 | 第27-29页 |
3.1.2 激光功率和频率的稳定 | 第29-33页 |
3.1.2.1 激光功率的稳定 | 第30-31页 |
3.1.2.2 激光频率的稳定 | 第31-33页 |
3.2 冷原子实验装置 | 第33-41页 |
3.2.1 超冷铯原子的制备 | 第33-37页 |
3.2.2 激光频率稳定和吸收成像 | 第37-41页 |
3.2.2.1 激光频率稳定 | 第37-39页 |
3.2.2.2 吸收成像 | 第39-41页 |
3.3 俘获荧光损耗装置 | 第41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铯原子47D态超精细能级光谱的测量 | 第43-51页 |
4.1 EIT光谱的探测 | 第43-47页 |
4.2 荧光损失光谱的探测 | 第47-4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5.1 本文总结 | 第51-52页 |
5.2 下一步工作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3页 |
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