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4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-21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思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22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难点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之处第22-24页
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研究第24-37页
    2.1 文化及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文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大学校园文化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物质文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精神文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制度文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行为文化第29页
    2.3 大学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大学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大学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第32页
    2.4 对大学校园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约束行为规范,提升道德水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引导符合时代的价值观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塑造大学生高尚情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辐射示范效用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促进校园团结,凝聚师生精神合力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创新功能第3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3章 大学校园文化及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和分析第37-50页
    3.1 大学校园文化现状的调查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大学生参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类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大学生参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频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3.2 校园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状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积极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营造良好人文氛围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系第42页
    3.3 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存在问题的现状调查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素质教育助力不足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理想教育是短板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校园制度欠缺人文管理,师生凝聚力不足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学术氛围有待提升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冲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传统文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第47-4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4章 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50-66页
    4.1 立德树人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志愿服务活动,提升社会责任感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提倡榜样教育,树立典范第54-55页
    4.2 坚持以人为本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提倡民主管理,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构建和谐互动师生关系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平衡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冲突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融入创新创业教育,协助学生做好未来职业规划第59页
    4.3 拓宽校园文化阵地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组织营地教育,扩展活动空间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利用“三微一端”,扩大网络影响力第60-61页
    4.4 坚定文化自信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文化自觉,开启寻根之旅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跳出藩篱,创新传统文化第6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附件第72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4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外部融资对实体企业间借贷利率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“营改增”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--基于PSM方法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