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2-34页 |
| ·概述 | 第12页 |
| ·介孔材料的形成 | 第12-16页 |
| ·多孔材料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| ·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 | 第13-14页 |
| ·介观结构组装的物理化学过程 | 第14-16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材料的结构与孔径控制 | 第16-19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材料的结构控制 | 第16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孔径控制 | 第16-19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形貌与介孔孔道方向控制 | 第19-30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材料的"单晶" | 第19-20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纤维及孔道方向控制 | 第20-21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球 | 第21页 |
| ·介孔分子筛膜及介孔孔道方向控制 | 第21-24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空心球及介孔孔道方向控制 | 第24-26页 |
| ·介孔硅纳米管及介孔孔道方向控制 | 第26-30页 |
| ·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形貌形成机理 | 第30-33页 |
| ·缺陷作用机理 | 第30-31页 |
| ·超分子折叠机理 | 第31页 |
| ·几何匹配机理 | 第31-32页 |
| ·特性区扰动机理 | 第32-33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 | 第33-34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34-37页 |
| ·实验原料 | 第34页 |
| ·样品的合成 | 第34-35页 |
| ·介孔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合成 | 第34-35页 |
| ·介孔硅纳米管的合成 | 第35页 |
| ·样品表征和仪器设备 | 第35-37页 |
| ·X射线粉末衍射(XRD) | 第35页 |
| ·透射电镜(TEM) | 第35页 |
| ·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35页 |
| ·氮气吸附/脱附等温线 | 第35-36页 |
| ·~(29)Si固体核磁共振(~(29)Si MAS NMR) | 第36-37页 |
| 3 介孔孔道垂直穿透球壳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7-53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介孔孔道垂直穿透球壳的二氧化硅空心球的合成 | 第37-40页 |
| ·样品制备 | 第37-3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0页 |
| ·空心球表面无定形二氧化硅的消除 | 第40-45页 |
| ·样品水热处理 | 第40-4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5页 |
| ·反应条件对介孔空心球结构的影响 | 第45-51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5-51页 |
| ·介孔碳空心球的复制合成 | 第51-52页 |
| ·以二氧化硅介孔空心球为模板合成碳空心球 | 第5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4 介孔孔道垂直穿透球壳的二氧化硅空心球形成机理研究 | 第53-67页 |
| ·引言 | 第53页 |
| ·苯在二氧化硅空心球形成过程中的扩孔及模板作用研究 | 第53-60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0页 |
| ·介孔孔道方向的影响因素 | 第60-6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60-6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5页 |
| ·介孔孔道垂直穿透球壳的二氧化硅空心球形成机理 | 第65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5 管壁具有不同介孔结构的硅纳米管的合成与表征 | 第67-103页 |
| ·引言 | 第67-68页 |
| ·助剂苯存在时硅纳米管的合成 | 第68-74页 |
| ·样品制备 | 第68-6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9-74页 |
| ·无苯存在时硅纳米管的合成 | 第74-79页 |
| ·样品制备 | 第74-7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75-79页 |
| ·正硅酸乙酯滴加顺序对硅纳米管管壁上介孔结构的影响 | 第79-83页 |
| ·样品制备 | 第80-8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1-83页 |
| ·合成条件对硅纳米管介孔结构的影响 | 第83-9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8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4-95页 |
| ·SBA-15前驱体合成硅纳米管的研究 | 第95-10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95-9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97-10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| 6 以聚碳酸酯膜为模板合成硅纳米管 | 第103-116页 |
| ·引言 | 第103页 |
| ·抽滤法合成硅纳米管 | 第103-10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03-10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05-108页 |
| ·置换法合成硅纳米管 | 第108-11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108-11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110-112页 |
| ·介孔孔道垂直穿透管壁硅纳米管的理论模拟 | 第112-11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| 结论 | 第116-118页 |
| 展望 | 第118-119页 |
| 创新点摘要 | 第119-12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0-129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29-130页 |
| 致谢 | 第130-13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31-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