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主要符号表 | 第7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影响微藻生长的主要因素 | 第13-15页 |
1.3 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分类及各自特点 | 第15-18页 |
1.4 提升光生物反应器混合性能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5 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光照和混合性能的研究方法 | 第21-25页 |
1.6 本文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| 第25-26页 |
2 柱状光生物反应器CFD模型的建立 | 第26-44页 |
2.1 数值计算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2 柱状光生物反应器CFD数值计算模型 | 第28-31页 |
2.3 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光照模型 | 第31-36页 |
2.4 模型验证 | 第36-37页 |
2.5 评价参数的选取 | 第37-43页 |
2.6 小结 | 第43-44页 |
3 进气布置对柱状光生物反应器的性能影响 | 第44-58页 |
3.1 进气布置对柱状鼓泡式光生物反应器的性能影响 | 第44-50页 |
3.2 进气布置对柱状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的性能影响 | 第50-54页 |
3.3 柱状鼓泡式和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性能比较 | 第54-57页 |
3.4 小结 | 第57-58页 |
4 柱状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的优化 | 第58-68页 |
4.1 导流筒直径对气升式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4.2 顶部空隙对气升式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4.3 气体分布器空隙对气升式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4.4 表观气速对气升式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| 第65-67页 |
4.5 小结 | 第67-68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68-69页 |
5.2 展望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9页 |
附录 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)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