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1.4 本论文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HSE管理体系相关理论及发展概述 | 第15-22页 |
| 2.1 HSE管理体系有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| 第15-18页 |
| 2.1.1 HSE管理体系的定义 | 第15-16页 |
| 2.1.2 HSE管理体系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| 2.1.3 HSE管理体系的原则 | 第17-18页 |
| 2.2 HSE管理体系的发展沿革 | 第18-22页 |
| 2.2.1 HSE管理体系的起源 | 第18-19页 |
| 2.2.2 HSE管理体系在国外的发展 | 第19-21页 |
| 2.2.3 HSE管理体系在国内的发展 | 第21-22页 |
| 第3章 A公司管理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| 第22-29页 |
| 3.1 A公司简介 | 第22页 |
| 3.2 A公司管理体系概况 | 第22-23页 |
| 3.3 A公司管理体系现状问卷调查 | 第23-25页 |
| 3.3.1 问卷设计 | 第23-24页 |
| 3.3.2 问卷发放 | 第24页 |
| 3.3.3 调查结果 | 第24-25页 |
| 3.4 A公司管理体系现状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3.4.1 制度建设不健全 | 第25-26页 |
| 3.4.2 职责落实不到位 | 第26页 |
| 3.4.3 执行效果不明显 | 第26-27页 |
| 3.4.4 安全文化不清晰 | 第27-28页 |
| 3.5 A公司构建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| 第28-29页 |
| 第4章 A公司HSE管理体系的设计 | 第29-42页 |
| 4.1 组织框架设计 | 第29-32页 |
| 4.1.1 HSE管理委员会 | 第29-30页 |
| 4.1.2 HSE管理部和HSE监督部 | 第30-31页 |
| 4.1.3 安全专员和安全助理 | 第31-32页 |
| 4.2 健康(H)管理内容设计 | 第32-34页 |
| 4.2.1 生产作业场所健康监测与评估 | 第32页 |
| 4.2.2 健康危害告知 | 第32-33页 |
| 4.2.3 健康防护与设备保障 | 第33页 |
| 4.2.4 职业健康体检 | 第33-34页 |
| 4.3 安全(S)管理内容设计 | 第34-37页 |
| 4.3.1 交通安全 | 第34-35页 |
| 4.3.2 公共安全 | 第35-36页 |
| 4.3.3 事故管理 | 第36-37页 |
| 4.4 环境(E)管理内容设计 | 第37-42页 |
| 4.4.1 外部综合环境管理 | 第37-38页 |
| 4.4.2 内部现场环境管理 | 第38-42页 |
| 第5章 A公司HSE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及预期效果 | 第42-55页 |
| 5.1 保障措施 | 第42-53页 |
| 5.1.1 PDCA的模式运行 | 第42-43页 |
| 5.1.2 领导承诺和全员参与 | 第43-45页 |
| 5.1.3 实施风险管理机制 | 第45-50页 |
| 5.1.4 制定相应的程序、制度和标准 | 第50-51页 |
| 5.1.5 员工HSE管理体系的培训 | 第51-52页 |
| 5.1.6 不断的评估和改进 | 第52-53页 |
| 5.2 预期效果 | 第53-55页 |
| 第6章 结论 | 第55-57页 |
| 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5-56页 |
| 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| 附录 | 第61-63页 |
| 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