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--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--油菜子(芸苔)病虫害论文

油菜菌核病菌弱致病力菌株的生物学性状研究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文献综述第10-15页
    1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油菜菌核病的发现与危害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油菜菌核病的症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油菜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油菜菌核病菌的生活史及病害循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5 油菜菌核病的防治第12页
    2 油菜菌核病菌的致病性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油菜菌核病菌的致病性分化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油菜菌核病菌的致病机制第13页
    3.植物病原真菌弱致病力现象的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植物病原真菌的弱致病力现象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植物病原真菌出现弱致病力现象的原因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研究真菌弱致病力现象的意义第14-15页
引言第15-16页
材料与方法第16-20页
    1 致病性测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菌株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供试油菜苗的培育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供试菌株的培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接种病菌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病情调查和数据分析第17页
    2 弱致病力菌株ITS序列分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基因组DNA提取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PCR 扩增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第17页
    3 弱致病力菌株生物学性状测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生长速度的测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生物产量的测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菌落形态观察第17页
    4 弱致病力菌株生化机制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4.1 草酸定性测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4.2 果胶酶产生测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4.3 纤维素酶产生测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4.4 菌株侵染垫结构观察第18页
    5 弱致病力菌株内生细菌的检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5.1 内生细菌的常规鉴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 内生细菌的分子鉴定第18-19页
    6 弱致病力菌株dsRNA病毒的检测第19-20页
结果与分析第20-31页
    1 不同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致病性测定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油菜菌核病菌接种后症状比较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油菜菌核病菌对不同油菜品种的致病力第20-22页
    2 弱致病力菌株ITS序列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3 弱致病力菌株的生物学性状第23-24页
    4 弱致病力菌株生化机制分析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 弱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产草酸能力的比较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4.2 弱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果胶酶活性的比较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 弱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纤维素酶活性的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4 弱致病力菌株和强致病力菌株侵染垫结构观察第27-28页
    5 弱致病力菌株内生细菌的检测结果第28-30页
    6 弱致病力菌株dsRNA病毒的检测结果第30-31页
讨论第31-32页
结论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40页
作者简介第40-41页
附录A 常用缓冲溶液和培养基第41-42页
附录B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瓜耐铜相关基因CsLecRK克隆及功能分析
下一篇:一株喜树内生真菌G4代谢物中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