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2.1 应收账款管理流程 | 第13-14页 |
1.2.2 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论文的框架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5页 |
2.1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及考核指标 | 第19-21页 |
2.1.1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| 第19-20页 |
2.1.2 应收账款的质量考核指标 | 第20-21页 |
2.2 信用管理模式 | 第21-23页 |
2.2.1 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| 第21-22页 |
2.2.2 3+1信用管理模式 | 第22-23页 |
2.3 客户信用评级管理 | 第23-25页 |
2.3.1 信用评级功能及特点 | 第23页 |
2.3.2 信用评级方法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株洲硬质合金进出口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分析 | 第25-33页 |
3.1 株洲硬质合金进出口公司基本概况 | 第25-27页 |
3.1.1 所属行业发展特点 | 第25-26页 |
3.1.2 公司概况 | 第26-27页 |
3.2 株洲硬质合金进出口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| 第27-28页 |
3.2.1 应收账款的管理组织 | 第27页 |
3.2.2 应收账款的管理流程 | 第27-28页 |
3.3 株洲硬质合金进出口公司应收账款概况 | 第28-33页 |
3.3.1 应收账款财务指标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3.2 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.3 应收账款客户情况分析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株洲硬质合金进出口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分析 | 第33-40页 |
4.1 事前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6页 |
4.1.1 缺少客户信用评级体系 | 第33-34页 |
4.1.2 缺少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| 第34-35页 |
4.1.3 市场竞争力影响应收账款回笼速度 | 第35-36页 |
4.2 事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8页 |
4.2.1 合同管理存在缺陷 | 第36-37页 |
4.2.2 没有按照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| 第37-38页 |
4.2.3 没有对客户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 | 第38页 |
4.3 事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0页 |
4.3.1 针对海外应收账款的催收制度尚不完善 | 第38-39页 |
4.3.2 逾期的海外应收账款管理不到位 | 第39-40页 |
第5章 株洲硬质合金进出口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措施 | 第40-53页 |
5.1 事前管理的改进措施 | 第40-46页 |
5.1.1 建立针对海外应收账款的信用评级体系 | 第40-43页 |
5.1.2 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| 第43-45页 |
5.1.3 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| 第45-46页 |
5.2 事中管理的改进措施 | 第46-49页 |
5.2.1 加强合同管理避免海外应收账款发生契约风险 | 第46-47页 |
5.2.2 加强对海外应收账款的实时追踪工作 | 第47-48页 |
5.2.3 改善报价体系激励客户配合管理 | 第48-49页 |
5.3 事后管理的改进措施 | 第49-53页 |
5.3.1 加强海外应收账款的催收制度 | 第49-51页 |
5.3.2 建立海外应收账款的应急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